(参见色素性疾病概述。)
局部色素沉着是炎症后色素沉着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外伤后(如 割伤和烧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炎症后(如痤疮和狼疮)。局部线性色素沉着通常由植物日光性皮炎导致,它是紫外线结合植物(如酸橙、欧芹、芹菜—— 化学物诱发的光敏反应)中的补骨脂素(具体为呋喃香豆素)发生的光毒性反应。肿瘤形成过程(例如,雀斑,黑色素瘤),黄褐斑,雀斑和咖啡牛奶斑也可导致局部色素沉着。黑棘皮病引起局部色素沉着和天鹅绒样斑块(最常见于腋下和颈后)。
弥漫性色素沉着色素沉着也可有全身性的原因和肿瘤的原因(特别是肺癌和系统累及的黑素瘤)。在排除药物引起的弥漫性色素沉着可能性后,还应该考虑常见系统性疾病的致病可能,尤其是 Addison病,血色病,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引起的本病。皮肤表现对明确病因来说无特征性,因此皮肤活检意义不大。
黑斑病 (黄褐斑)
黄褐斑表现为面部深褐色、界清、对称的色素沉着斑片,常位于前额、颞部、面颊、上唇或鼻部。多见于妊娠期妇女(称为妊娠期黑斑病,或妊娠斑)和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10%的病例发生在非妊娠期妇女和深肤色的男性身上。黄褐斑在肤色较黑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所有的病例都与日晒有关,因此可能病因为黑素细胞功能亢进产生过多的黑色素。除了日晒,其他可能诱因有
在女性患者,分娩或停止用避孕药后,黄褐斑可慢慢消退,但消退不完全。而在男性患者则几乎不消退。
治疗根据色素沉着的部位是位于表皮还是真皮。位于表皮的色素沉着在 午氏灯 下会更明显,也可用活检来明确。只有位于表皮的色素沉着才对治疗有效 。一线疗法包括联合应用2-4%的氢醌,0.05-1%维A酸,以及V-VI级外用糖皮质激素,通常有效( 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相关效能。3%~4%的氢醌,每日2次局部外用有效,但治疗时间较长。2%的氢醌可用来维持治疗。氢醌刺激性较大,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使用前须在前额或耳后小面积试用1周。15%~20%壬二酸乳膏可单用或和氢醌和/或维甲酸联合使用。氢醌、维甲酸和壬二酸都是脱色剂。
对局部漂白剂无效的重症黄褐斑患者,可选择用乙醇酸或30-50%的三氯乙酸进行化学剥脱。激光治疗已被使用,但尚未被作为标准治疗。两个有潜力的技术是调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和非剥脱点阵激光与三联局部治疗相结合。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必须保持严格防晒。
雀斑
雀斑为扁平、褐色到棕色椭圆形的斑点。最常见的好发部位就是面部和手部,同时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的日晒(日光性雀斑样痣,有时亦称“肝色斑”)。常在中年发病,随年龄增多。虽然它与黑色素瘤的关系尚不明确,但被认为是黑色素瘤的一个潜在因素。如果觉得影响美观,可用冷冻或激光治疗,氢醌无效。
非日光性的雀斑样痣通常与系统性的疾病有关,如Peutz-Jeghers综合征 (此病可有唇部大量雀斑样痣)、多发性色素斑综合征(Leopard综合征)或着色性干皮病。
药物引起的色素沉着
通常为弥漫性的,但有时有药物特异性的分布模式和颜色(见 某些药物和化学品的色素过度沉着效应)。发病机制包括
药物可引起继发的色素沉着。比如,药物性 扁平苔藓(亦称苔藓样药物性皮炎)常引起局部色素沉着。
某些药物和化学品的色素过度沉着效应
固定性药疹是每次服药后出现在同一部位的红斑或水疱,消退后留有较持久的炎症后色素沉着斑。典型皮损位于面部(尤其是唇部)、手、足和生殖器部位皮肤。常见的致敏药物有磺胺类、四环素类、NSAIDs、巴比妥类和卡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