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软骨,和骨均被感染。骨髓炎沿着颅骨底部蔓延并可能导致 颅神经病 (VII通常比IX,X和XI先受影响),并可能穿过中线。
恶性外耳道炎主要发生在有糖尿病或免疫缺陷的老年病人。常由 Pseudomonas 外耳炎;耐甲氧西林 Staphylococcus aureus 引起,(MRSA)也是致病菌之一。其特征性表现为持续性的剧烈耳痛(常夜间加重),有恶臭的脓性分泌物,耳道内有肉芽组织和骨组织暴露(通常在外耳道骨部与软骨部连接处)。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耳聋。严重的情况下,可出现面神经麻痹,甚至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IX,X,XI),炎症继之侵蚀破坏骨质,感染沿颅底进一步从茎乳孔至颈静脉孔扩散(导致颅底骨髓炎)可能危及生命。
诊断
治疗
治疗通常采用细菌培养指导的氟喹诺酮(例如环丙沙星,400 mg IV q 8 h)和/或半合成青霉素(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或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组合(对于环丙沙星耐药 Pseudomonas).但是,轻症病例可在门诊密切随访的情况下口服大剂量的氟喹诺酮治疗(环丙沙星 750mg 12小时 一次)。治疗还包括外用环丙沙星/地塞米松制剂(例如滴耳液,外耳道湿敷)。高压氧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但其确切机制仍有待阐明。建议向感染科医师咨询最佳的抗生素治疗和疗程,并向内分泌科医师咨询严格控制糖尿病的方法。骨质广泛侵蚀破坏时,可能需要延长抗生素的治疗时间。必须严格控制糖尿病血糖水平。频繁的专科清创是必要的,以清除肉芽组织和脓性分泌物。通常不必手术治疗,但存在广泛感染时可采用外科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