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丝虫病是一种丝虫感染,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一个常见原因。约有 1.2 亿人感染此病,约 4000 万人因此病出现容貌毁损。淋巴丝虫病由以下寄生虫引起
淋巴丝虫病的传播
当感染的蚊子叮咬人并将蠕虫的幼虫留在皮肤中时,就会传播淋巴丝虫病。幼虫移行至淋巴系统,在那里发育成熟。成虫可有 4~10 厘米(1.5~4 英寸)长。成虫产下数百万只幼虫(称作微丝蚴),后者进入血流和淋巴系统。蚊虫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其他人,即可导致感染的播散。
症状
淋巴丝虫病的症状是由成虫引起的。微丝蚴不导致症状,而且当感染者离开疫区后,它们会从血流中逐渐消失。
早期(急性)感染
在感染早期,症状可持续 4~7 天。患者可有发热、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以及四肢和腹股沟区疼痛。腿部可出现积脓,并引流至皮肤表面,形成疤痕。
皮肤和皮肤下组织的细菌感染更可能是因为蠕虫阻塞了淋巴管,从而使免疫系统无法保护皮肤和邻近组织免受细菌侵害。
症状常常消退后又复发。如果是首次感染丝虫,症状会更加严重。
慢性感染
感染持续多年后,淋巴管会扩张。大多数人没有症状。但少数人逐渐出现永久性(慢性)水肿。腿部最常受累,但手臂、乳房和生殖器也会受累。这种肿胀(称作淋巴水肿)的发生机制为
水肿使得皮肤松软。按压皮肤可留下一个不能立即消失的凹陷(称作凹陷性水肿)。慢性肿胀可能会使皮肤变硬变厚(称为象皮肿)。男性可出现阴囊水肿。
皮肤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在淋巴丝虫病患者中很常见。这些感染会导致腿部(偶尔手臂)出现象皮肿,有时还会导致阴囊大面积肿胀。
有些人出现轻度关节疼痛和尿液中有血。
不太常见的是,肺部受血流中的微丝蚴影响,导致了一种称为热带性肺嗜酸细胞浸润症的疾病。患者可有低热、呼吸短促、咳嗽或喘鸣。如果感染持续存在,肺内会形成瘢痕组织(纤维化)。
诊断
医生通过取一份血液样本在显微镜下查找微丝蚴来诊断淋巴丝虫病。做超声检查时,可在扩张的淋巴管中看到活动的成虫。
已经开发了可快速识别感染征象(如抗蠕虫抗体)的血液化验。(抗体是由免疫系统生成的蛋白质,可帮助身体抵御特定的攻击,包括寄生虫的攻击。)不过,血液化验的价值有限,因为它们不能区分导致淋巴丝虫病的蠕虫及一些其它蠕虫,也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当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