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Ⅵ颅神经麻痹 (展神经麻痹) 作者: Michael Rubin , MDCM, Attending Neurologist and Director, Neuromuscular Service and EMG LaboratoryNew York Presbyterian Hospital-Cornell Medical Center 最后一次全面审校/修订者 11月 2017| 内容末次修改日期 12月 2017 点击此处 进行患者培训 第Ⅵ颅神经(展神经)麻痹影响外直肌,使眼球外展受损。当患者向前看时,眼球会轻微内收。该病常为特发性或继发于梗死、Wernicke脑病、外伤、感染或颅内高压。明确病因需行MRI、腰穿检查并行血管炎评估。 又见神经眼科疾病和颅神经疾病概述 病因 第VI颅神经(展神经)麻痹通常由小血管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引起的多数单神经病)造成。发病原因还可能是缺血,高血压病(有时),或者海绵窦病变(如鼻咽肿瘤)、眼眶或颅底的病变压迫神经,或由于颅内高压、外伤或两者同时导致。其他原因还包括脑膜炎、脑膜癌病、Wernicke脑病、动脉瘤、血管炎、多发性硬化、脑桥卒中,极少数由于低颅压头痛(如腰穿后)。在儿童中,呼吸系统感染可造成反复发作的展神经麻痹。然而,孤立性的展神经麻痹的病因通常难以确定。 症状和体征 展神经麻痹的症状包括当看向轻瘫的眼睛一侧时双眼水平复视。因为内直肌的紧张动作未受限制,平视时常出现患眼轻微内收。患眼外展缓慢,并可出现外展露白。如果是完全性展神经麻痹,患眼外展时不超过中线。 海绵窦处的血肿(如由于头外伤或颅内出血)、肿瘤或动脉瘤压迫神经可引起展神经麻痹,还可有严重头痛、球结膜水肿以及第Ⅴ颅神经第一支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视神经受压导致视力缺失,以及第III、IV、VI颅神经麻痹的表现。常常累及双侧,尽管不对称。 诊断 MRI 如果临床怀疑为血管炎,检测ESR、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 尽管展神经麻痹的诊断不难,但明确病因不易。如果眼底镜检查能看到视网膜静脉搏动,则颅高压可能性不大。 由于CT检查方便开展,因此被广泛应用。然而,MRI是首选的检查;MRI对眼眶、海绵窦、后颅窝和颅神经的分辨更为清晰。如果以上检查都是正常的,但仍然怀疑存在脑膜炎或颅高压,则需行腰穿检查。 如临床怀疑血管炎,需检测ESR,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 儿童患者,如能排除颅高压,一般都需要考虑呼吸系统感染的可能。 治疗 治疗病因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一旦潜在疾病得到治疗,展神经麻痹症状亦会得到缓解。特发性展神经麻痹及缺血性麻痹通常在2月内自行缓解。 点击此处 进行患者培训 注: 此为专业版。 家庭用户: 点击此处进入家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