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见血管炎概述 )
血管炎可影响皮肤的小或中等大小血管。血管炎影响皮肤内的小血管(如小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往往会引起紫癜,瘀斑,有时浅溃疡等病变。网状青斑,结节和深溃疡通常是由更深层次的,中等或大血管血管炎引起的。任何原发或继发的血管炎都可影响皮肤,包括血清疾病、感染(比如丙肝)、癌症、风湿性或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药物过敏。
用于描述皮肤血管炎的术语可能重叠,且不一致:
症状和体征
诊断
诊断皮肤血管炎需要完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病史的重点是查明病因,如新的药物或感染。评估也集中在排除其他器官的炎症或血管炎的表现,如
尿常规应该包括血、蛋白、和红细胞管型。进行胸片检查是否出现浸润(提示肺泡出血)。需要进行CBC和其他血液学检查了解有无贫血、检查血小板计数和血清肌酐水平、急性时相反应物的升高水平(比如ESR、CRP)。
应进行皮肤活检,最好在出现血管炎病变的24~48小时内。诊断结果取决于皮肤活检的深度和时机。一般说来,深层钻孔或者切至皮下组织的活检比较适宜,这样活检可以取得小和中等大的血管。削刮活检通常不适用。
如果活检结果显示有以下几项,可明确诊断皮肤血管炎:
检测沉积在血管壁内或管壁周围的IgA、IgM、IgG以及补体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从而提示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炎症过程、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或其他新生物疾病,在成人中尤其有意义。IgA沉积与肾,关节和消化道表现有关,而IgG和IgM则没有。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在冷球蛋白血症血管炎或RA中IgM或IgG可为阳性,在免疫球蛋白A-相关性血管炎中IgA可为阳性。
检查血管炎的病因的检查有冷球蛋白、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乙肝和丙肝抗体、补体C3和C4水平、类风湿因子、血培养及血尿蛋白电泳。其他所需检查主要是为确定血管炎的临床可能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