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东 诊疗手册

欢迎来到默沙东诊疗手册专业版医讯网站 本网站旨在为医药专业人员提供在线服务,如果您不是医药专业人员,建议您退出网站,登录默沙东中国官方网站了解相关信息。如您并非医药专业人员,不论您基于任何原因访问或浏览本网站,您同意均不应参考本网站内容作为诊断、治疗、预防、康复、使用医疗产品或其他任何产品的建议或意见,对此您应寻求执业医师及其他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士意见并遵照医嘱。本网站所载信息绝无意代替您自己的医学判断并且本网站刊载的任何观点、评论和其他内容亦无意作为可以信赖的建议,因此,我们郑重声明因任何本网站访问者或任何获知本网站内容者基于对本网站材料的信赖所引起的任何责任与义务都与本网站无关。您同意默沙东将不对您使用和/或依赖本网站内容、产品、信息或者资讯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并不对网站内容及其引述的产品、方法、资讯或其他材料的准确性、时效性、可适用性承担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责任。默沙东诊疗手册网站将对所有注册用户信息进行验证,您必须接受并遵守用户协议条款才能使用本网站。如注册人员信息没能通过验证,默沙东诊疗手册网站有权终止该用户使用本网站的权利,在本网站下方均有链接功能,您可随时通过链接浏览用户使用协议条款与网站保护政策。

honeypot link

中暑概述

作者:

David Tanen

, MD,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at UCLA

医学审查 3月 2023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主题资源

中暑包括许多症状,主要为 肌肉痉挛 热痉挛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炎热和潮湿的环境中,累及运动负荷较大的肌肉,表现为严重的肌肉疼痛痉挛。 尽管在凉快环境中活动也可引起痉挛,但这种痉挛与热无关,可能反映了缺乏锻炼。相反,经常锻炼的人大量出汗时补充不含盐液体会引起 低钠血症,从而导致热痉挛。热痉挛常见于以下情况:... Common.TooltipReadMore 热量消耗 热衰竭 热衰竭是因暴露在高温中而引起的一种非致命性临床综合征,包括无力、不适、恶心、晕厥和其他非特异性症状。体温调节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但患者通常处于脱水状态,伴有体温轻微升高( 繁重的劳动后出现严重热衰竭较为罕见,可表现为 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和... Common.TooltipReadMore 中暑 热射病 热射病是高温伴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常引起死亡。症状包括体温>40°C和意识状态改变;可能无汗或流汗。诊断是基于临床的。治疗包括快速外部降温,静脉液体复苏以及对器官功能障碍进行支持治疗。 当散热的代偿机制出现障碍,核心体温急剧升高时,可发生热射病。炎症因子激活,进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 Common.TooltipReadMore (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目前对高温相关死亡率的估计表明,美国每年有700多人死于高温疾病(1 参考文献 中暑包括许多症状,主要为 肌肉痉挛、 热量消耗到 中暑(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目前对高温相关死亡率的估计表明,美国每年有700多人死于高温疾病( 1)。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一数字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大幅攀升(... Common.TooltipReadMore )。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一数字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大幅攀升(2 参考文献 中暑包括许多症状,主要为 肌肉痉挛、 热量消耗到 中暑(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目前对高温相关死亡率的估计表明,美国每年有700多人死于高温疾病( 1)。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一数字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大幅攀升(... Common.TooltipReadMore )。

热衰竭患者仍有散热能力,且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热射病患者丧失散热代偿能力 ,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所有体温过高和精神状态改变的患者均应考虑中暑。

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是一种致命性的体温升高,常起因于联合应用去极化类肌松药和强效的挥发性吸入全身麻醉药时机体的代谢亢进性反应。临床表现包括肌肉僵硬、高热、心动过速、气促、横纹肌溶解以及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诊断是临床性的;高危病人应完善检查以确诊。首选治疗是快速降温和积极的支持治疗,包括使用丹曲林。... Common.TooltipReadMore 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症的特征性表现为应用精神抑制药物时出现精神状态改变,肌肉僵硬,高热以及自主神经亢进。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类似 恶性高热。诊断是基于临床的。治疗为给予积极的支持治疗。 服精神抑制药物的患者,0.02%-3%出现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任何年龄段均可受累。... Common.TooltipReadMore 血清素综合征 血清素综合征 血清素综合征是某些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血清素活性增高的一种致命性疾病。症状包括神志改变、高热及自主神经和神经肌肉活动增多。诊断是基于临床的。给予支持治疗。 血清素综合征可在服用治疗性药物或自杀时发生,但最常见于使用2种血清素能药物所致的药物相互作用(见表)。所有年龄段均可受累。... Common.TooltipReadMore 是体温过高(体温升高)可能危及生命的其他疾病。

参考文献

中暑的病理生理学

产热源于:

  • 环境

  • 代谢

人体皮肤通过以下方式散热

  • 辐射:将体热通过红外辐射直接转移至凉爽环境,不需要空气运动或直接接触

  • 蒸发:通过水蒸发冷却(如汗水)

  • 对流:热量通过裸露皮肤转移至凉爽的空气(或液体)

  • 传导:热量通过直接接触从较暖表面转移至较冷表面

每一种散热机制在不同的环境温度及湿度下的作用不同。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65%的散热通过辐射进行。30%的散热通过蒸发进行,水蒸汽的呼出以及排尿排便提供约5%。

当环境温度为 >35°C,蒸发几乎占了所有热量的耗散。然而,出汗的效果受到身体表面积和环境湿度的限制。当湿度>75%时,蒸发散热显著降低。因此,如果环境温度和湿度都很高,中暑的风险就会显着增加。

人体对热量负荷具有代偿能力,但是长期暴露在热环境中会超过这种代偿能力从而引起核心温度的升高。适度的、短暂的核心温度升高是可以容忍的,但严重的升高(通常是 > 41°C)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和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结果,可能会发生细胞功能障碍,并且可能会激活炎症级联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类似于长时间的 休克 休克 休克是一种器官灌注不足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的状态。其机制可能包括循环容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血管扩张以及血流绕过毛细血管交换床导致的分流。症状包括精神状态改变、心动过速、低血压和少尿。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血压和组织低灌注的某些检测指标(如,血乳酸,碱丢失)。治疗主要是实施液体复苏(必要时包括输血)、... Common.TooltipReadMore

代偿机制包括由其他细胞因子参与减轻炎症应答的急性期反应(如通过刺激蛋白质的生成可减少自由基产生和抑制蛋白水解酶释放)。同时,核心温度的升高可引起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增加。 这些蛋白质通过不明机制(如,可能是通过阻碍蛋白质变性)和调节心血管反应,可暂时增强机体的耐热力。如果体温长时间或极度升高,代偿机制就会被抑制或失去作用,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散热受到皮肤血流量和出汗量的调节。正常温度下皮肤血流量200~250mL/min,但在热应激状态下皮肤血流量可增加至7~8L/min(同时促进对流、传导、辐射和蒸发等机制进行散热),心输出量急剧増加。此外,热应激使出汗量从可以忽略不计增加到 > 2升/小时,可迅速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流失。然而,长时间暴露于热环境可引起生理性改变以适应热负荷(环境适应);比如,适应炎热环境的人,汗液中钠含量可由40~100mEq/L(或 40~100 mmol/L)降至10~70mEq/L (mmol/L)。

中暑的病因

热失调是由于产热过多和散热过少引起的 (见表)。

产热过多一般由于剧烈活动和(或)环境高温引起。内科疾病或使用刺激性药物可增加产热。

肥胖、高湿度、高环境温度、衣着过厚以及任何影响出汗或汗液蒸发的问题都会影响散热。

如遇以下情况,中暑症状会加重:

  • 机体无法耐受增加的心血管系统需求(例如,因年老、心衰、慢性肾病、呼吸系统疾病或肝衰竭所致)

  • 脱水

  • 电解质紊乱

  • 某些药物的使用 (见表)

老年人和非常年轻的人面临更大的风险。 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因为他们更频繁使用那些增加风险的药物,脱水和心脏衰竭的发生率更高,并可发生与年龄相关的热休克蛋白丢失。儿童存在高风险,是由于其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更高(导致从热环境吸收更多热量)以及出汗速度更慢。儿童对新环境适应慢,并少有口渴反应。老人和儿童行动不便,因而难以离开炎热环境。

表格

中暑的预防

  • 当天气极热时,老年人和儿童不应该待在不通风且没有空调的房间里。

  • 不能把儿童和老人留在太阳曝晒下的车里。

  • 尽可能避免在高温下或通风不够充分的环境里剧烈运动,也不要穿厚重、绝缘的衣物。

  • 可根据运动或工作后的体重减轻程度监测脱水情况;体重减轻2%-3%,就应该额外补充液体,并保证在次日暴露于热环境之前体重减轻不超过1kg。如果体重减轻>4%,则应限制运动1天。

  • 如果不能避免在高温下活动,则应频繁饮水,穿着透气良好的衣物或用风扇以促进蒸发散热。

保持水分

保证充足的液体和钠有助于预防中暑。口渴并不能很好反映脱水和剧烈运动时需要补水等情况,因为血浆渗透压升高1%-2%时才会产生口渴症状。因此,不管口渴与否,应该每隔几小时就饮水。因为在肠道水分吸收率最高约20毫升/分钟(1200毫升/小时,低于2000毫升/小时的最大出汗率),长时间体力活动会导致大量出汗,因此需要休息以使出汗速率降低,并有时间补液。

最佳的补液取决于失水量及电解质情况,这是由体力活动的强度及持续时间以及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等决定。为了吸收最大液体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饮料的吸收速度比普通水快30%。含6%或7%的碳水化合物的饮料吸收最为迅速。应避免更高浓度的碳水化合物,因为能引起胃痉挛并使得吸收延迟。然而多数情况下,只要不过度补液,纯水就已足够。耐力运动员在运动前、运动期间及运动后频繁饮水,而没有补充丢失的钠,因此会发严重 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为血浆钠浓度降至<136 mEq/L ( (参见 水钠平衡。) 低钠血症反映了相对于体内总钠量的体内总水量(TBW)过多。由于体内总钠量表现为细胞外液容量,因此低钠血症必须与体液容量一起考虑:分为低血容量性、正常血容量性和高血容量性... Common.TooltipReadMore 。 特殊的补液饮品(如,运动饮料)不是必需的,但这些饮料口感好可增加饮用量,在需水量很大时,这些饮料中的适量的盐分是有益的。

体力劳动者、士兵、耐力运动员和出汗较多的人每天可丢失20g的钠,更易发生热痉挛;这些人群应当通过饮水及饮食补充丢失的钠。多数情况下,含盐饮食就已足够,低盐饮食者应增加盐的摄入量。 在更极端的情况下(水土不服者长时间体力活动)可以口服补液盐溶液。理想的浓度为0.1%的氯化钠,这可以通过将1g的盐片剂或1/4茶匙的盐溶于1升(或夸脱)的水来制备。在极端情况下可饮用这种溶液。不应服用未溶解的盐片剂。因为可刺激胃部引起呕吐,对脱水治疗无益。

经验与提示

  • 为了预防中暑,口服盐溶液是为体力劳动者、士兵和出汗过多的耐力运动员保留的,不建议那些进行常规锻炼的人使用。

环境适应性

高温下连续地逐渐增加工作强度和工作量最终会适应环境,这使人们可在以往他们不能耐受甚至威胁生命的温度下安全地工作。 为了达到最大的效益,通常需要花费8-11天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如强度从1-2小时/天增加至一整天)来达到环境适应。环境适应可使人活动时出汗(和散热)明显增加,同时大量减少汗液中的电解质,还有中暑的风险。没有适应环境的人在长时间运动时更容易出现热痉挛或其他热病,可能需要增加钠的摄入量。

经验与提示

  • 未适应环境的人在长时间运动时更容易出现热痉挛和热病,可能需要增加钠的摄入量。

适度的活动强度

如果允许,人们应该根据环境和任何影响散热的情况(例如,穿着消防或化学防护服)调整他们的活动强度。当以下情况发生应缩短工作时间,增加休息时间

  • 温度升高

  • 湿度增大

  • 工作负荷更重

  • 太阳变得更强烈

  • 没有空气流动

  • 当穿着防护服或装备时

湿球温度(WBGT)是反映环境热应力的最佳指标,广泛用于军事、工业和运动领域。除了温度,WBGT反映湿度,风和太阳辐射的影响。WBGT可用于指导推荐活动(见表 湿球温度和建议的活动水平 湿球温度和推荐活动水平 湿球温度和推荐活动水平 )。

尽管WBGT复杂且可能无法测得,它可以通过温度和在阳光充足且微风条件下的相对湿度(见图 基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湿球温度 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湿球温度 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湿球温度 )进行估计。

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湿球温度

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湿球温度

通过温度和在阳光充足且微风条件下的相对湿度可计算出WBGT值。热应激可能在其它情况下可能被高估。

表格

参考文献

  • 1.Lipman GS, Gaudio FG, Eifling KP, et al: 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at illness: 2019 Update.Wilderness Environ Med.30(4S):S33-S46, 2019.doi: 10.1016/j.wem.2018.10.004

关键点

  • 当环境温度>35℃,降温主要依靠蒸发,而当湿度>75%时,蒸发显著减少,因此,当温度和湿度都很高时,热射病的风险很大。

  • 中暑的危险因素包括某些药物及疾病(包括引起电解质紊乱或降低心血管储备功能的药物和疾病)和年龄。

  • 预防包括常识宣教、补液以及补钠。

  • 环境适应,需要8-11天的适应活动,可显著减少中暑的发生。

  • 活动强度受到温度、湿度、阳光、衣服或装备数量以及空气流动的影响。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注: 此为专业版。 家庭用户: 浏览家庭版
quiz link

Test your knowledge

Take a Quiz!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