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病理生理
症状和体征
全身过敏反应的典型症状在接触过敏原15分钟之内出现,涉及皮肤、呼吸道、心血管系统和消化道,一个或多个系统受累。尽管每个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会出现相同的症状,但未必会加重。
症状轻重不同,包括面部潮红、搔痒、喷嚏、流涕、恶心、腹部绞痛、腹泻、窒息感或呼吸困难、心悸和眩晕。
全身过敏反应的体征包括低血压、心动过速、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喘鸣、发绀和晕厥。可在数分钟内发生休克,患者可从抽搐发作发展到意识丧失,甚至是死亡。有时可不出现呼吸道及其他症状而首先表现为心血管性虚脱。
迟发相反应可能会发生在暴露后4至8小时或更久。症状和体征通常比早期发生的轻,也可以仅仅是荨麻疹,然而,它们可以是更严重的或致命的。
诊断
全身过敏反应的诊断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出现任何下列不明原因的症状时应怀疑为过敏反应:
轻症可疑患者可以通过检测24小时尿液中的N-甲基-组胺水平或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而确诊。因为有可能迅速进展到休克的危险,并不主张做诊断性试验。
根据病史通常很容易识别病因。如果医护人员有不明原因的过敏性症状, 应该考虑乳胶过敏 。
治疗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是治疗全身过敏反应的首选,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和体征,必须立即使用。
肾上腺素可以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常用剂量为,成人为1:1000 [0.1%]0.3至0.5毫升;儿童为0.01毫升/公斤体重,每5至15分钟可重复)。在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可以达到最大吸收。
如果有心血管性虚脱或严重气道阻塞,可以单剂静脉或骨内注射肾上腺素(1:10,000[0.01%]肾上腺素0.5~1 ml),或者持续静滴(1mg肾上腺素加在250mL5%葡萄糖溶液,浓度为4 mcg/mL,起始滴速为1μg/min,可增至4 mcg/min[15~60mL/h])。肾上腺素还可以通过气管插管给药(用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将2~2.5ml 1:10,000肾上腺素溶液稀释至5-10ml)。可能需要第二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口服β-阻断剂(减弱肾上腺素的效果)的患者,应当给予胰高血糖素1毫克(儿童,20至30微克/千克),随后以1毫克/小时输注。
其他治疗
喘鸣和喘息的患者如果对肾上腺素治疗无反应,需要给O2和气管插管。推荐尽早插管,如果等待肾上腺素发挥作用而上呼吸道发生水肿,将很难插管而不得不行环甲膜切开术。
肾上腺素给药后往往可以解决低血压。低血压时静脉补充1~2L(儿童按20~40mL/kg补给)的等渗液(如:0.9%的生理盐水)。补液和静脉应用肾上腺素仍难以纠正低血压时,需使用血管升压药,如:多巴胺5 mcg/kg/min。
抗组胺药H1拮抗剂(如:静脉用苯海拉明50~100mg)和H2拮抗剂(如:静脉用西咪替丁300mg),应每6小时一次直到症状消退。
吸入性β-激动剂对支气管痉挛有效,可给予沙丁胺醇5~10mg持续喷雾。
皮质激素没有确证的疗效,但可以有助于预防迟发相反应,甲泼尼龙静脉起始剂量125mg。
预防
回避已知过敏原是基本措施。当无法回避过敏原时可采取脱敏治疗(如:昆虫毒液)。
对X线造影剂有过敏反应史的患者应避免再使用。如果必须使用造影剂检查,可提前18小时口服强的松50mg,每6小时1次,共3次,并在检查前1小时口服50mg苯海拉明,但这一预防措施尚无有效的证据支持。
对昆虫毒液、食物和其他已知物质过敏的患者应佩戴具有警示作用的手镯,并随身携带自动肾上腺素注射器(成人0.3mg,儿童0.15mg),在接触过敏原后立即自行注射,并口服抗组胺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