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见于 血小板疾病的概述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非常常见。原因包括
当仅有出血时间延长而排除了其他可能的疾病,应考虑和诊断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不需要进行血小板凝集试验。
药物
阿司匹林、其他NSAIDs、血小板P2Y12 ADP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卡格雷)及糖蛋白IIb/IIIa受体抑制剂(如阿昔单抗、依替巴肽、替罗非班)可诱发血小板功能异常。有时,该效应是偶然发生的(如,使用缓解疼痛和炎症的药物),有时是治疗性的(如,预防中风或冠状动脉血栓的阿司匹林或P2Y12抑制剂)。
阿司匹林和NSAIDs可抑制环氧化酶介导的血栓素A2的生成。该效应可持续5~7天。在健康人群中,阿司匹林可轻度增加出血风险,但在原发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或严重凝血障碍的患者中(如,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或伴有严重血友病的患者),可显著增加出血。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替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血小板的功能并增加出血风险。
其他一些药物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功能障碍(1)。
全身性疾病
心肺动脉分流术
参考文献
-
1.Scharf RE: Drugs that affect platelet function. Semin Thromb Hemost 38(8): 865–883, 2012.(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doi: 10.1055/s-0032-1328881.Epub 2012 Oct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