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和功能上看,脾脏很像是两个器官。白髓,由外周的淋巴鞘和生发中心组成,作为一个免疫器官起作用。红髓,由巨噬细胞和黏附于血管腔(脾索和窦状隙)的粒细胞组成,作为一个吞噬器官起作用。
白髓 是B细胞和T细胞产生和成熟的场所。脾脏内B细胞产生保护性的体液免疫抗体;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Coombs试验阳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能会合成一些循环血液成分的异常自身抗体。
红髓 可以清除抗体包被的细菌、衰老或有缺陷的红细胞以及被抗体包被的血液细胞(可能发生于免疫性血细胞减少,如ITP、Coombs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和某些中性粒细胞减少)。红髓也是血液成分,特别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贮存场所。在红细胞选择和成熟的过程中,脾脏可以去除包涵体,如Heinz小体(不溶性球蛋白沉淀物)、Howell-Jolly小体(核碎片)及整个细胞核;因此,在脾脏切除后或功能性脾功能减退的状态下,外周血常可见到有包涵体的红细胞。若骨髓受损(如,纤维化或肿瘤),使造血干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并驻留于成人的脾脏中,其可能发生造血作用(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