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见于 红细胞生成减少的概述)
在世界范围内,慢性病性贫血是第二位最常见的贫血。贫血早期,红细胞呈正细胞性,随着时间推移则逐步转变为小细胞性。主要机制为因不适当的铁螯合,红细胞的生成受限。
病因
诊断
临床表现通常为原发疾病(感染,炎症,肿瘤)的症状。因此在慢性疾病、感染、炎症和癌症的患者中,若有小细胞性或正细胞性贫血的表现,需怀疑慢性病性贫血的可能。如果考虑慢性病性贫血,应检测血清铁、转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含量及网织红细胞计数。除非有其它导致贫血的机制,例如合并缺铁,否则血红蛋白水平一般 > 8g/dL(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小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当炎症存在时,血清铁蛋白水平<100ng/mL(肾衰患者<200ng/mL),或可提示铁缺乏合并慢性病性贫血。然而,血清铁蛋白可能因其为急性期反应物而异常升高。
治疗
治疗原发疾病是最重要的。因为贫血一般较轻,通常不需要输血。已证实重组EPO在慢性肾脏病中疗效最佳。因EPO生成减少及骨髓细胞对EPO相对抵抗,EPO的剂量可能需要150~300U/kg,每周3次,皮下注射。治疗2周后,若Hb上升>0.5g/dL,血清铁蛋白<400ng/mL,则可认为疗效较好。为确保对EPO产生充分应答,补铁( 缺铁性贫血 : 治疗)是必须的。然而,当Hb上升至>12g/dL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静脉血栓、心肌梗死、死亡),因此需严密监测血红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