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UTI)在妊娠期很普遍,主要是因为激素使输尿管扩张、输尿管蠕动迟缓、子宫压迫输尿管造成的压力等而致尿液瘀滞所致。约15%的孕妇发生无症状性细菌尿,有时进展为症状性膀胱炎或肾盂肾炎。UTI并不总是继发于无症状性细菌尿。
无症状性细菌尿、UTI、肾盂肾炎能够增加
诊断
治疗
症状性UTI的治疗不因怀孕而改变,但应避免使用会对胎儿造成损害的药物(见表妊娠期有不良反应的一些药物)。因为无症状性细菌尿能导致肾盂肾炎,因此对其治疗应该采取与急性UTI相似的抗菌药治疗。
抗菌药的选择基于个体和当地的敏感性及耐药模式,但是良好的起始经验性选择包括以下:
因可能出现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在足月、临产、分娩的患者或临产时禁用呋喃妥因。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孕妇不宜服用呋喃妥因。妊娠期最后30天内服用呋喃妥因可增加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呋喃妥因应在妊娠前三个月,只有当没有其他替代品可用时才使用。
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TMP/SMX)可导致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如神经管缺损)和核黄疸。补充叶酸可降低某些先天性畸形的风险。TMP/SMX只能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在妊娠的前三个月使用。
治疗后,需要治疗证据培养。
患肾盂肾炎的女性或曾经>1次 UTI的女性需要抑制性治疗,通常使用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34周前)或呋喃妥因治疗余下的妊娠期。
细菌尿且具有或不具有UTI或肾盂肾炎的女性,每月都应该培养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