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的孕期发生率3%~7%。子痫前期和子痫在孕20周以后发生;高达25%的病例发生于产后,多为产后4天内,但有时可迟至产后6周。
未治疗的子痫前期通常在一段时间内较为稳定,然后突然进展为子痫,在子痫前期患者中其发生率为1/200。未治疗的子痫常为致死性的。
病因学
病理生理
子痫前期和子痫的病理生理学仍不清楚。可能的因素包括子宫胎盘螺旋动脉发育不良(可降低晚期妊娠时子宫胎盘血流量)、13号染色体先天异常、免疫异常、胎盘缺血或梗死。自由基导致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可能参与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并发症
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甚至死胎死产。弥漫或多灶性血管痉挛可造成母体缺血,最终造成多器官损伤,尤其是大脑、肾脏和肝脏。造成血管痉挛的因素包括前列环素减少(一种内皮来源的血管扩张因子),内皮素增加(一种内皮来源的血管收缩因子),以及可溶性Flt-1增加(一种循环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子痫前期是妊娠以及再次妊娠发生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可能是因为与这两者均与子宫胎盘功能不全有关。
凝血系统被激活(可能是继发于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可导致血小板被激活。约10-20%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的孕妇可发生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这两种人群中HELLP的发生率是所有孕妇中发生率的100倍(1-2/1000)。大多数HELLP的孕妇表现为高血压和蛋白尿,但部分患者可血压正常,尿蛋白阴性。
症状和体征
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或出现高血压诊断子痫前期,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或两者同时存在。除非紧急情况,应相隔 > 4小时, > 2次测量记录高血压。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
> 300毫克/ 24小时定义为蛋白尿。另外,蛋白尿诊断基于: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定性测试1+;定性测试仅用于其他定量方法不可用时。不太精确的测试结果提示无尿蛋白(如,尿试纸测试,常规尿检),并不能排除先兆子痫。
无蛋白尿的孕妇,若新发生血压升高及以下任何的新发情况,仍可诊断为子痫前期:
以下几点帮助鉴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慢性高血压是指妊娠前已存在的高血压,表现为孕<20周出现,或持续至产后>6周(通常>12周)(即使首次发现高血压是在孕>20周)。慢性高血压可能因早孕期生理性血压降低而被掩盖。
-
妊娠期高血压指不伴蛋白尿和其他子痫前期症状体征的高血压;孕>20周首次发生(孕前无高血压),产后12周(常为6周)内恢复。
-
[B]子痫前期[/B]是指孕20周后新发高血压(BP>140/90mmHg)及新发无法解释的蛋白尿(>300m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符合其他情况(如上述)
-
[B]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B]是指高血压妇女妊娠20周后,新发生无法解释的蛋白尿或蛋白尿加重,或罹患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女性,在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或其他提示重度子痫前期的症状进展。
进一步评估
若诊断为子痫前期,进一步检查包括尿常规,CBC,血小板计数,尿酸,肝功,血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以及肌酐清除率。胎儿评估采用无应激试验 或生物物理评分(包括羊水量的评估),并且估计胎儿体重。
若出现外周血细胞涂片异常表现(如裂红细胞,头盔状红细胞),肝酶升高和血小板计数降低,应诊断HELLP综合征。
重度子痫前期与轻度的区别有以下一项或几项:
治疗
一般处理
轻度子痫前期
若为轻度子痫前期,可以在门诊进行治疗;减少活动(适当休息)、尽量左侧卧位、监测血压、监测实验室指标、胎心监护,每周2-3次门诊随访。
但大多数的轻度先兆子痫患者需要住院治疗,至少最初是这样。只要未达到严重特征的子痫前期标准,可等待至37周再终止妊娠(如通过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