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症状和体征
诊断
肾梗死或任何不明原因的肾功能恶化的患者,应考虑肾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对肾病综合征或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
下腔静脉造影是传统选择且为诊断标准,该检查有诊断意义,但可能会使血凝块移动。由于传统肾静脉造影的风险,磁共振静脉成像和多普勒超声的使用越来越多。如GFR>30mL/min可以进行磁共振静脉成像。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时也能显示肾静脉血栓形成,但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高。侧支静脉扩张形成输尿管切迹可为某些慢性病例的典型发现。
CT血管造影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良好显示细节,且检查快速,但需要应用造影剂,可能具有肾毒性。血清电解质和尿液分析证实肾功能恶化。
常有镜下血尿。蛋白尿达到肾病范围。
若病因不明,应检查是否有高凝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的概述)。肾活检为非特异性,可能发现并存的肾脏疾病。
预后
治疗
基础疾病应及时治疗。
肾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包括肝素抗凝、溶栓、介入或手术取栓。若不打算进行创伤性操作,应尽早进行长期的低分子量肝素或口服华法林治疗。抗凝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新栓子的形成,促进已存在凝块的再通和改善肾功能。若存在高凝性疾病(如持续性肾病综合征),抗凝治疗应至少持续6~12个月,但不确定。
目前推荐经皮导管取栓或溶栓术。手术取栓很少使用,但应在急性双侧肾静脉血栓和急性肾损伤无法采取经皮导管取栓和/或溶栓治疗时考虑。
肾脏切除术仅在某些完全梗死或原发病需要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