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皮质坏死时,由于双侧肾小动脉损伤导致皮质组织的破坏和急性肾损伤。肾皮质组织最终钙化。皮髓交界处、髓质和包膜下区域可不受累。
病因
通常是由于血管痉挛、微血管损伤或血管内凝血造成肾动脉灌注减少。
10%的病例发生于婴儿和儿童。妊娠并发症可增加新生儿和妇女发生本病的风险,如同脓毒血症。其他病因( 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比较少见( 肾皮质坏死的病因)。
症状和体征
诊断
有潜在病因的患者出现典型的症状时,应怀疑本病。
影像学检查常能确诊。尽管应用造影剂有风险,通常CT血管造影仍为首选。因磁共振的钆造影剂有导致系统性肾源性纤维化的风险,不推荐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选用。
可以用二亚乙基三胺戊乙酸进行放射性同位素肾扫描。能显示肿大的、非梗阻的肾脏,但肾血流量极少或无。仅在诊断不明确且无禁忌证情况下进行肾活检。可以明确诊断并判断预后。
常规检测尿检、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以及肾功能。这些检测常可确诊肾功能异常(如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高钾血症)并提示病因。根据病因不同有时可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血常规检查常可发现白细胞增多(即使病因不是败血症),若病因为溶血、DIC或脓毒血症,还会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在相对低容量状态下(如脓毒性休克、产后出血)会出现转氨酶升高。若怀疑病因为DIC,行凝血功能检查。可见纤维蛋白原降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PT/INR和PTT升高。典型的尿液分析提示蛋白尿和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