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腹腔脓肿可以分为腹腔内、腹膜后或脏器脓肿(见 腹腔脓肿)。许多腹腔脓肿继发于空腔脏器穿孔或结肠癌。其余可能因感染或炎症反应蔓延所致,包括:阑尾炎 、憩室炎、克罗恩病、胰腺炎、盆腔炎 ,或任何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的疾病。腹部手术,尤其消化道或胆道手术,是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术中或术后可能由于吻合口漏污染腹膜。腹部创伤—特别是肝、脾、胰或肠道撕裂或血肿—无论手术与否,均可能形成脓肿。
造成 感染的微生物来源于正常肠道菌群,包含厌氧菌与需氧菌。最常分离出的是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 和 克雷柏氏杆菌)、需氧菌(尤其是脆弱拟杆菌)。
症状及体征
诊断
预后
治疗
几乎所有腹腔脓肿需行引流,可以通过经皮导管或手术进行;下列情况无需引流,包括:小脓肿( < 2厘米)位于结肠周或阑尾、可自发引流至皮肤或进入肠道。下列情况提示导管引流效果好(通常于CT或超声引导下置管):脓腔很少;引流路径不穿过肠道或未被污染的脏器、胸膜或腹膜;污染源已被控制;脓液较稀可从导管排出。
抗生素无法治愈脓肿,但可控制血行播散,应于引流术前及术后用药。选择药物应对肠道菌群有效,如,氨基糖苷类——联用庆大霉素1.5 mg/kg q8h)和甲硝唑(500 mg,q8h)。亦可选择单剂予头孢替坦2 g q12h 。既往抗生素用药或院内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抗菌谱应能覆盖耐药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如 假单胞菌)与厌氧菌。
营养支持十分重要,推荐进行肠内营养。若无法进行肠内营养,需尽早开始肠外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