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 食管和吞咽性疾病概述)
嗜酸性食管炎逐渐被人们认识,可见于婴儿期至青年期;偶尔见于老年人。男性更为常见。
嗜酸性食管炎的原因可能是遗传易感性个体对食物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环境过敏原也可能参与其中。未经治疗的慢性食管炎最终可导致食管狭窄。
症状
诊断
(见美国胃肠病学会关于食管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及嗜酸性食管炎(EOE)诊治循证指南 Evidenced Based Approach to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sophageal Eosinophilia and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EoE))。
抑酸剂治疗无效的反流症状需要首先考虑嗜酸性食管炎的诊断。成人中如果出食管食物嵌塞或非心源性胸痛,也需要考虑该诊断。
确诊需要内镜下活检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5个嗜酸性粒细胞/高倍视野)。虽然内镜检查可见到明显异常(如线性沟纹、狭窄、堆die的环状结构、血管纹理消失、白色渗出物),但外观也可能正常,因此有必要进行活检。由于GERD也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反流症状为主的患者,若尝试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个月失败,才需要行内镜检查。
吞钡检查可能表现为堆叠的多层圆形环(猫纹状食管),食管腔变窄或狭窄。
行食物过敏测试以明确可能的触发因素;其他包括皮肤测试、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或饮食回避。
治疗
常使用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成人嗜酸性食管炎。患者可在早餐和晚餐前30分钟使用多剂氟替卡松(220 mcg)或布地奈德(180 mcg)吸入器;他们将药物喷入口中,咽下而非吸入。布地奈德(不同剂量)与增稠剂(通常是甜味剂)混合,于早餐前和晚餐前30分钟咽下,亦可混入悬浮液后咽下。用药8周后评估疗效。如果患者通过该疗法获得缓解,则通常无限期地持续治疗。
最近的研究表明,针对白介素13(IL-13)和IL-5的单克隆抗体可能是有益的,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也可尝试改变饮食习惯,儿童比成人更有效;进行相应检查后回避致敏食物,或可遵循预设的食物回避原则 排除食谱法中的可选食物)。
若患者存在显著狭窄,需球囊或食道扩张器谨慎扩张;操作时应进行多次、小心、渐进式扩张,以防食管撕裂或穿孔。
更多信息
-
Evidenced based approach to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sophageal eosinophilia and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EoE) 美国胃肠病学会关于食管嗜酸细胞增多症和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E)诊断和治疗的循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