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食管和吞咽性疾病概述)
吞咽器官由咽、食管上括约肌(环咽肌)、食管体和食管下括约肌(LES)构成。食管上1/3及其近端结构由骨骼肌构成;远端食管及食管下括约肌则由平滑肌构成。这些结构组成一个整体系统,其将食物从口腔输送至胃,并防止食物反流至食管。物理性梗阻或动力障碍性疾病(食管运动障碍)可影响该系统的功能。
并发症
吞咽困难可以导致食物、口腔分泌物误吸入器官,或两者皆有。误吸可导致 急性肺炎;反复误吸最终可导致慢性肺病。长期吞咽困难往往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病因
评估
病史
现病史 包括症状持续时间及发作程度。病人应描述什么样的食物会引起吞咽困难,及梗阻部位。需特别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固体、液体食物吞咽困难,或两者均有;是否出现鼻腔反流;是否流涎或食物从口角流出;是否有食物嵌塞;进食时是否有咳嗽或呛咳。
系统回顾应重点关注提示神经肌肉、胃肠道(GI)、结缔组织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存在。重要的神经肌肉症状包括乏力、易疲劳、步态或平衡紊乱、震颤和语言障碍。重要的胃肠道症状包括烧心或其他胸部不适等提示反流的症状。结缔组织疾病症状包括肌肉和关节疼痛、雷诺现象和皮肤改变(如,皮疹、肿胀、增厚)。
既往史需要确定是否存在已知可能引起吞咽困难的疾病({blank} 部分口腔性吞咽困难的原因 和 {blank} 部分食管性吞咽困难的原因)。
体格检查
检查针对神经肌肉、胃肠道、结缔组织疾病及并发症。
全身检查应当评估营养状况(包括体重)。需行全面神经系统检查,注意各种静止性震颤、颅神经(注意正常情况下也可能咽反射消失,咽反射消失不是吞咽困难的标志),及肌肉张力检查。若患者主诉易疲劳,应观察其执行重复性动作(如眨眼、大声计数),行为表现迅速下降提示重症肌无力。应观察患者的步态并进行平衡性测试。检查皮肤是否存在皮疹、角质增厚或质地改变,尤其指尖。应检查是否存在肌肉萎缩、肌束震颤,触诊是否有压痛。检查颈部是否有甲状腺肿大或者其他肿块。
危险信号
临床表现解析
若吞咽困难与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同时出现,则可能是神经损伤所致;长期、稳定的神经系统损伤病人出现新的吞咽困难可能有其他病因。仅存在固体食物吞咽困难,提示机械性梗阻;但同时存在固体和液体食物吞咽困难则不具特异性。流涎或进食时食物从嘴角流出或鼻腔反流,提示口咽疾病。侧压颈部后,见少量食物反流,通常可诊断为咽部憩室。
患者主诉食物很难从口腔下咽或食物粘在食道下端,通常指明病处位置;食管上段吞咽困难感知特异性较差。
许多表现可提示特异的疾病({blank} 吞咽困难某些有价值的临床表现),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一,因此不能就此诊断或排除某种疾病;但可以指导进一步检查。
检查
治疗
老年医学精要
咀嚼、吞咽、品尝食物和语言交流需要完整而协调的口腔、面部和颈部神经肌肉。口腔运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健康人亦如此。功能下降可有多种表现:
除了年龄因素外,口腔运动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神经肌肉疾病(如, 糖尿病导致颅神经病变、中风、帕金森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部分为医源性因素。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利尿剂)、头颅和颈部放、化疗,均对唾液分泌产生较大影响。唾液分泌过少是吞咽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口腔运动功能障碍要通过多学科团队管理。需要口腔修复学、康复学、语言病理学、耳鼻喉科学及消化科专家的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