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 肛肠疾病的评估以及美国结肠和直肠外科医师协会practice parameters治疗肛裂的实践参数。)
肛裂被认为是由坚硬或大块的粪便撕裂损伤所致,并继发感染。创伤(如肛门性交)导致的肛裂少见。裂口可引起内括约肌痉挛、血供减少,导致肛裂经久不愈。
症状及体征
肛裂常发生在肛管后中线,但也可以发生在前中线。偏离中线的肛裂常有其他特殊的病因,特别是克罗恩病。肛裂下端可出现外部皮赘(前哨痔),上端则可出现一个扩大的(增厚的)肛乳头。
婴儿可发生急性肛裂,但慢性肛裂罕见。慢性肛裂须与癌肿、原发性梅毒病变、结核及克罗恩病导致的溃疡相鉴别。
肛裂可导致疼痛和出血疼痛常在排便时或排便后发生,持续数小时,直至下次排便前消失。检查必须轻柔,需将肛门适当扩开以便视诊。
诊断
治疗
(见Cochrane综述摘要:nonsurgicaland surgical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肛裂。)
可通过保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创伤(如粪便软化剂、车前子、纤维素)通常可以有效治疗肛裂。保护性氧化锌软膏和温和的栓剂(如甘油栓剂)、润滑直肠下端及软化大便,可帮助肛裂愈合。每次大便后局部麻醉(如苯唑卡因或利多卡因)和温水(不是热水)坐浴10 ~ 15分钟可暂时缓解疼痛。
局部用0.2%硝酸甘油、0.2% 硝苯地平、2%精氨酸胶及向内括约肌注射A型肉毒素等,以放松直肠括约肌和降低最大肛门静息压,可能有助于愈合。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要手术(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或限制性肛门扩张术)松解肛门内括约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