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通常影响角膜表面组织,但是有时也会累及基质层(角膜的深层组织)。基质层受累可能是由于对病毒的免疫反应造成的。
与所有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样,首先为原发感染,然后进入潜伏期,潜伏期病毒进入神经根。潜伏期的病毒可以被激活,引起复发。
症状和体征
诊断
治疗
大多数患者需要至眼科医生处诊治。如果出现角膜基质病变或者累及葡萄膜,进一步的治疗则必须转诊至眼科医生处。
局部治疗(如0.15%更昔洛韦眼胶白天每3小时一次[每天5次],或1%三氟尿苷滴眼液白天每2小时一次[每天9次])通常有效。偶尔需要口服阿昔洛韦400mg,每天5次(或复发者每天3次),或者口服伐昔洛韦1000mg,每天2次。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通常需要静脉应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5mg/kg,静脉用药每8小时1次,治疗七天)。如果树枝样病变周围的角膜上皮疏松和水肿,用棉拭子在用药前轻轻拭除病变上皮清创可促进愈合。
角膜上皮炎禁用局部皮质类固醇,但是后期出现基质受累(盘状角膜炎或基质角膜炎)或者葡萄膜炎时,联合抗病毒药物同时应用可能有效。对这些病例,初始剂量为1%醋酸泼尼松龙,每2小时一次,症状缓解后减至每4~8小时1次。局部用1%阿托品或者0.25%东莨菪碱滴眼可以缓解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