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角膜溃疡有多种病因(见{blank} 角膜溃疡的病因)。细菌性溃疡(最常见于隐形眼镜佩戴者)可偶尔合并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并且依据细菌菌群的差异,可能导致疾病较为难治。随着病程进展溃疡表现多样性。棘阿米巴 Acanthamoeba引起的溃疡(最常见于隐形眼镜佩戴过程中接触了受污染的水)和真菌(最常见于植物性外伤)感染造成的角膜溃疡病情隐匿但是持续性进展;而 绿脓杆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几乎仅见于隐形眼镜佩戴者)引起的角膜溃疡进展迅速,导致病变深而广泛的角膜坏死。佩戴角膜接触镜入睡或者角膜接触镜消毒不充分可以导致角膜溃疡({blank} 接触镜 : 护理和并发症)。
病理生理
溃疡表现为角膜上皮的缺损和其下组织的炎症,并很进展为角膜基质的坏死。角膜溃疡恢复后留有瘢痕组织,引起角膜混浊和视力下降。如果不治疗,角膜溃疡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葡萄膜炎、角膜穿孔伴虹膜脱出、前房积脓、全眼球炎和眼球萎缩等。偶尔即使获得最好的治疗,尤其是延误进行的话,也可能会发生上述的并发症。角膜溃疡越深,症状和并发症越严重。
症状和体征
诊断
治疗
不管何种病因的角膜溃疡治疗,最初应该用0.5%莫西沙星或者0.3-0.5%加替沙星治疗小的溃疡,大的病灶(尤其是接近角膜中央的病灶)应用加强浓度(高于库存浓度)的抗生素眼药水如15mg/mL妥布霉素和50mg/mL头孢唑啉。早期需要频滴(如每15分钟滴1次共4次,然后每1小时滴1次)。角膜溃疡严禁遮盖,因为遮盖造成光线暗、温度高的局部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而且影响局部药物应用。
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应用1%三氟尿苷,白天每2小时1次,总共9次;或者0.15%更昔洛韦每日5次;或者口服伐昔洛韦 1000 mg,每天2次,或阿昔洛韦400mg,每日5次(复发者每天3次),治疗14天。
真菌感染选用一种抗真菌滴眼液(如1%伏立康唑,5%纳他霉素或者0.15%两性霉素B),初始剂量为白天每1小时1次、夜晚每2小时1次。深部感染可能需要加用口服伏立康唑200mg每天二次,酮康唑每日400mg一次,氟康唑或者伊曲康唑都是先一次400mg,然后每日一次200mg治疗。
如果明确是棘阿米巴 Acanthamoeba感染,经典治疗方案为0.1%丙氧苯脒,0.175%新霉素,和0.02%聚亚己基双胍或0.02%洗必泰辅以1%咪康唑、1%克霉唑,或者口服酮康唑400mg每天一次,或伊曲康唑400mg一次,然后每日一次200mg治疗。滴眼液每1~2小时1次直到临床表现有所改善后逐渐减量至每天4次,持续数月直到所有炎症反应都已经缓解。目前聚亚己基双胍和洗必泰没有现成的眼科制剂,但药房可以专门配置。
所有的角膜溃疡患者,也可加用睫状肌麻痹药,如1%阿托品眼药水或者0.25%东莨菪碱眼药水,每日三次,以减少角膜溃疡的疼痛症状和减少虹膜后粘连。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角膜感染上皮清创术甚至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依从性差的患者,或者面积大、位于中央,或者难治性角膜溃疡可住院治疗。非常有选择性的患者可以用皮质类固醇滴剂辅助治疗(例如醋酸泼尼松龙1%qid 1周,然后逐渐减量维持2至3周)。局部皮质类固醇并未改善瘢痕体征和最终视敏度。局部皮质类固醇确实可以显着减轻疼痛和畏光,并加速视力的恢复。由于存在轻度风险引起溃疡加重,所以只有当患者必须尽快恢复正常视功能需求(例如工作,驾车等)时,才会添加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这种治疗只能由眼科医生开处方,并应限于临床和微生物学证据显示对抗微生物治疗有良好反应并且可以严密随访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