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见血镁异常概述)
即使细胞内或骨骼中的镁贮备减少,血浆镁浓度,甚至镁离子浓度仍可保持正常。
病原学
镁的缺乏通常由于摄入减少,加上肾脏保留或胃肠吸收功能受到损害。在临床上有重要性的镁缺乏可有多种病因({blank} 低镁血症的病因)。低镁血症在住院患者中较为常见,常与其他电解质紊乱如 低钾血症 、 低钙血症 并存。低镁血症多源于摄入量减少,主要与 营养不良 或长期慢性酒精中毒有关。镁的摄入减少常伴随尿液排泄增多,利尿剂增加尿镁排泄。
低镁血症例如长期(> 1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合并使用利尿剂。两性霉素B可引起低镁血症,低钾血症,急性肾损伤。上述风险随着两性霉素B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同时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亦能加剧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性霉素B脂质体很少引起肾损伤或低镁血症。停用相关药物后,低镁血症常自行缓解。
顺铂可引起经肾失镁增加以及肾功能全面下降。停用顺铂后,低血镁可能仍不缓解。如果在治疗期间出现肾毒性的迹象,建议停用顺铂。
症状和体征
诊断
治疗
当低镁血症出现症状或血镁浓度持续<1.25 mg/dL(<0.50 mmol/L)时,可使用镁盐治疗。酒精中毒的患者一般接受经验治疗。在这些患者中,镁缺乏可能约12至24mg/kg。
如肾功能正常,应给予估算缺镁量的两倍,因为约50%补充的镁在尿中被排泄。口服镁盐(如,葡萄糖酸镁500~1000 mg po tid)三~四日。口服补镁一般难以耐受,常导致腹泻。
重症患者、有症状且难以耐受口服补镁的患者需要胃肠外给药。有时对于不可能持续口服治疗的酗酒的患者会进行单次注射。如必须通过胃肠道外途径补镁,可用10%硫酸镁(MgSO4)溶液(1g/10mL)静脉注射,或用50%溶液(1g/2mL)肌内注射。在补镁期间应经常测定血镁,特别是通过胃肠道外途径补镁或是患者有肾功能减退。在这些患者中,治疗持续到血镁恢复正常为止。
对于有症状的严重低镁血症患者(如有全身性癫痫发作,血镁<1.25mEq/L[<0.5mmol/L]),可在5~10分钟内静脉注射2~4gMgSO4。当癫痫持续发作时,可在接下来的6小时内重复注射上述剂量至总量达10g。如果癫痫停止,可于24小时内在1L 5% D/W中加入10g,随后每12小时输入2.5 g以补充体内总镁量的缺失,防止血镁进一步下降。
当血清镁 ≤ 1.25毫克/分升(< 0.5毫摩尔/ L),但症状较轻时,可将硫酸镁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输注,速度为1克/小时,最长可维持10小时。在低镁血症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经肠胃外小剂量给药,持续3~5天,直至血清镁浓度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