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涎腺炎通常发生于腺体分泌减少或导管阻塞时,但也可能没有明显的病因。大涎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涎腺炎常发生于腮腺,主要发生于
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是 Staphylococcus aureus; 其他包括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各种厌氧菌。
或口腔经过放射治疗或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的患者会继发腮腺炎(1)。虽然有时被描述为唾液腺炎,但这种炎症很少是细菌感染,特别是在没有发热的情况下。
病因参考文献
-
1.Mandel SJ, Mandel L: Radioactive iodine and the salivary glands.(放射性碘和唾液腺)Thyroid 13(3):265-271, 2003.doi: 10.1089/105072503321582060.
症状与体征
诊断
治疗
其他涎腺感染
腮腺炎常引起腮腺肿胀( 腮腺和其他唾液腺肿大的原因)。
HIV感染患者的腮腺肿大往往继发于单个或多个淋巴上皮囊肿。
猫抓病常由Bartonella 巴尔通体感染引起,可侵犯腮腺周围淋巴结,通过直接扩散感染腮腺。尽管猫抓病有自限性,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早期和彻底恢复,如果脓肿形成,需要切开和引流。
发生于扁桃体或牙原性的非典型性分枝杆菌感染 ,可以直接扩散至大涎腺,其PPD试验结果可能呈阴性,诊断需要活检和组织培养抗酸菌。其治疗方法尚存在争议。可选择方法包括刮治、完全切除感染组织和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非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