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厌炎通常由 Haemophilus influenzae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曾被认为是一种多发于儿童的疾病。现在由于广泛的疫苗注射,该病在儿童中已少见,而更多发于成人中。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病原菌通常为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肺炎链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法分型的流感嗜血杆菌 H. influenzae,、 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副流感嗜血杆菌、β溶血性链球菌、 Branhamella catarrhalis,卡他莫拉菌及Klebsiella pneumoniae. H. influenzae 肺炎克雷伯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仍然是成人和未接种儿童会厌炎的主要致病菌。
在鼻咽部繁殖的细菌在局部播散可引起声门上蜂窝织炎,包括会厌、会厌谷、杓会皱襞、杓状软骨和喉室的炎症表现。H. influenzae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还可以通过血液扩散。
感染的声门上结构会对气道产生机械性阻塞,导致呼吸困难,最终引起呼吸衰竭。同时,气道对炎性分泌物的清除能力也会受到损害。
症状和体征
喉痛、吞咽痛和吞咽困难在儿童,会厌炎中发展迅猛。在发病的数小时内即可出现致命的窒息。垂涎症状也很常见。此外,儿童还可出现中毒的体征(如双眼无神、不能辨认父母亲、发绀、易激惹和不能安抚)和发热、焦虑。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和吸气性喉鸣会使儿童出现端坐呼吸、身体前倾、颈部过伸、张口并且下颌前突表现(三角架体位)。该体征的消失有时更预示着呼吸衰竭的出现。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软组织可出现内陷。
成人会厌炎的症状与儿童相似,包括喉痛、发热、吞咽困难及垂涎。但是,成人会厌炎的症状高峰期通常在发病24小时后才出现。由于成人气道直径相对较大,因此喉阻塞症状较少出现,也没有儿童凶险。口咽部常没有明显炎症表现。然而,正常的口咽部表现结合严重的喉痛要高度怀疑会厌炎。诊断和治疗的延迟会增加气道阻塞和死亡的风险。
诊断
对于严重喉痛而无咽炎表现患者以及喉痛并出现吸气性喉鸣的患者都要考虑会厌炎的诊断。在儿童中,喉鸣也可出现在哮吼(病毒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and )、细菌性气管炎和气道异物的患儿中。在儿童患者中,喘鸣可能来自喉炎 (病毒性喉气管炎- 会厌炎与病毒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鉴别XRef])、细菌性气管炎和气道异物。蹲踞体位也可见于扁桃体后或者咽后脓肿的患儿中。
怀疑为会厌炎的患者需住院治疗。应该使用直接的检查诊断方法,通常为纤维喉镜。通过纤维喉镜直接观察来明确诊断(注意:儿童的咽部和喉部的检查可能会导致完全气道阻塞,因此这些检查必须在具备气道干预和支持设备的手术室内进行。直接的喉镜观察可见牛肉红、僵硬、水肿的会厌。通过对声门上组织和血液的细菌培养可以确定致病微生物。
对成人患者进行纤维喉镜检查通常是安全的。
治疗
在儿童的喉喘鸣,任何可能会造成困扰(可能诱发气道梗阻)的干预措施应该尽量避免,直到通气道的建立。对于会厌炎的儿童,必须立即保障气道通畅。气管内插管一直维持到病情稳定24~48小时(通常气管插管时间应<60小时)。此外,也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术。或者可以采取气管切开术。一旦在通气道建立前出现呼吸困难,面罩通气可作为挽救生命的临时措施。对于急性会厌炎患儿的急诊救护,任何医疗机构都应有一个诊疗方案,该诊疗方案包括危急救护学、耳鼻喉科学、麻醉学及儿科学等各方面内容。
当成人出现严重的气道阻塞症状时,可在行纤维喉镜检查的同时进行气管插管。对于不需要立即行气管插管的成人患者,可在ICU内观察,同时密切注意呼吸情况,床旁备插管设备和环甲膜切开盘。
可凭经验或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使用耐β内酰胺酶抗生素,如按每天每千克体重静脉注射50~70mg头孢曲松(最高剂量2g)。
由 H. influenzae 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会厌炎可以通过注射 H. influenzae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来进行有效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