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失嗅症患者可正常地感知咸、甜、酸、苦的物质,但是缺乏主要依靠嗅觉鉴别不同香味的能力。因此,这些患者常见的主诉是味觉丧失(味觉丧失)和不喜欢食物。
病因
嗅觉缺失症可由于鼻腔黏膜过度肿胀或阻塞使气味不能到达嗅区所致;或由于嗅神经上皮被破坏;或嗅丝、嗅泡、嗅管或中枢连接被破坏所致(见表嗅觉丧失的一些原因)。
失嗅症的部分病因
病因 |
有提示意义的临床表现 |
诊断方法 |
鼻内阻塞 |
||
慢性过敏症状病史(如鼻塞、清鼻涕),不伴疼痛 |
临床评估 |
|
检查时通常可见息肉 |
临床评估 |
|
嗅神经上皮破坏 |
||
慢性鼻炎伴鼻黏膜萎缩硬化,鼻腔通道开放,痂皮形成,恶臭味 |
临床评估 有时进行活检,会显示正常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复层扁平上皮(鳞状上皮化生),黏膜固有层的数量和血管分布减少 |
|
慢性黏液脓性引流物,有记载的感染 |
临床评估 CT检查 全景牙片可显示上颌牙根尖部以排除牙脓肿 |
|
临床感染后发病 |
临床评估 |
|
2019冠状病毒病 (COVID-19)* |
通常在其他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之前起病。 |
隔离,可行情况下进行病毒检测 |
药物(如苯丙胺类、依那普利、雌激素、萘甲唑林、吩塞秦类、利血平;减充血剂长时间使用) |
通常有明显的药物暴露史 |
临床评估 |
毒素类(如铬、锰) |
通常有明显的毒物暴露史 |
临床评估 |
肿瘤(罕见病因) |
可能视力障碍或仅嗅觉丧失 |
CT检查 MRI检查 |
中枢系统路径破坏 |
||
阿尔茨海默病 |
进行性意识模糊和近期记忆丧失 |
MRI 序贯记忆测试 |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 |
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间歇性发作(如,无力、麻木、说话、视物或吞咽困难) |
MRI 有时腰椎穿刺 |
通过病史可明确 |
CT |
|
病史可明确手术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肿瘤可伴或不伴神经系统症状 |
CT或MRI |
|
*嗅觉上皮细胞破坏尚未证实是嗅觉丧失的机制. |
嗅觉缺失的主要病因包括
先前的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流感感染,引起的病例占全部嗅觉减退或丧失病例的14%~26%。
药物可促进易感患者发生嗅觉丧失。其他病因包括先前进行过头颈部放疗,近期的鼻腔或鼻窦手术,鼻腔和脑部肿瘤,以及毒素。烟草的作用尚不明确。
嗅觉缺失可能是一种早期症状, 因此是2019冠状病毒病 (COVID-19)的线索, 后者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SARS-CoV-2)引起的.
评价
病史
体格检查
危险信号
临床表现解析
明确的头部外伤或毒物暴露后的突然发病强烈提示该事件即病因。
慢性鼻-鼻窦炎病史具有诊断提示意义,尤其是检查时发现明显闭塞、息肉。但是,由于这些症状在人群中相当普遍,故医师应意识到漏诊其他疾病的可能。老年患者出现进行性的意识模糊和近期记忆丧失提示阿尔茨海默病。消长变化的神经系统症状影响到多个部位时,提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如多发性硬化。老年患者出现缓慢进展的失嗅症,而无其他症状或发现,提示系年龄增长所致。
检查
诊室内的嗅觉功能检查有助于确定有无嗅觉功能障碍。检测时通常压闭一侧鼻孔,将盛有咖啡、肉桂或烟草的小瓶分别置于另一侧鼻孔下方,若患者可鉴别出不同物质,推测嗅觉功能完整。同法检测另一侧鼻孔,以确定两侧鼻孔对气味的反应是否一致。不幸的是,这种检查比较粗糙,且不太可靠。
如果存在失嗅症,而临床检查又不易发现明显的病因(见表嗅觉缺失的一些原因),患者应行头部(包括鼻窦)增强CT检查,以排除前颅窝的肿瘤或意外骨折。MRI也被用来评估颅内疾病,如果患者的CT检查未提示鼻腔或鼻窦病变,可进一步行MRI检查。
患者还可气味鉴别和阈值测定等精神躯体评估,这种评这种评估通常要用到一种或几种可购买到的检测试剂盒。一套试剂盒使用一擦便散发香味的气味储存介质,另一套试剂盒则包括一种有气味的连续多个不同稀释度的化学药品。
若疑似COVID-19, 应按照当地程序对患者进行检测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