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但最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少见。
病因
症状和体征
疣的命名取决于疣的临床表现和部位。不同的临床表现与不同的HPV类型有关(特殊表现 特殊类型的疣)。大多数类型的疣通常无自觉症状。但有些疣伴有触痛,因此位于承重部位(如足底)的疣可有轻微疼痛感。
特殊类型的疣
寻常疣
丝状疣
扁平疣
掌疣和跖疣
镶嵌疣
甲周疣
这类疣表现为甲板周围皮肤增厚、皲裂,呈菜花状。通常无自觉症状,但当疣增大形成皲裂时可产生疼痛。患者因表皮角质层频繁缺损而易导致甲沟炎。甲周疣较常见于喜欢咬指甲的患者,以及从事易使手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的工作人群,如洗碗工、调酒师。
生殖器疣
诊断
预后
治疗
疣的治疗没有明确的适应征。影响美观、妨碍功能或较疼痛的疣应考虑治疗。患者应积极坚持治疗,疗程可能较长,也可能会不成功。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治疗成功率更低。
外用刺激剂的治疗机制是诱导对HPV的免疫应答。这类刺激剂包括水杨酸(SCA)、三氯醋酸、5-氟尿嘧啶、鬼臼素、维A酸和斑蝥素。
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可促使皮肤细胞局部产生抗病毒的细胞因子。局部外用西多福韦、 HPV疫苗和接触免疫疗法(如方酸二正丁酯和 Candida念珠菌变应原)也被用来治疗疣。可先将病损部位置于45℃热水中浸泡,每周三次以上,每次30分钟。浸泡后,局部外用药物可更好的吸收。
口服药物治疗包括西米替丁(疗效尚不确切)、异维A酸和锌制剂。静脉用西多福韦也可选用。为了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大多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皮损内注射博莱霉素和干扰素α-2b可达到直接的抗病毒作用,但仅用于难治性疣的治疗。
这些药物也可以和有创性治疗方法(如冷冻、电烙、刮除、切除和激光)联合使用,即使有创方法可物理去除疣,但组织内仍存在病毒而导致疣的复发。
寻常疣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寻常疣通常在2~4年内自行消退,也有一些可持续多年。治疗方法较多。有创治疗方法有电烙,液氮冷冻和激光。水杨酸(SCA)制剂也是常用的治疗。
根据皮损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SCA是最常用的外用治疗药物。有液体、硬膏和贴膏三种剂型。例如,手指部位皮损可外用17%SCA药液,足底部位皮损则可外用40%SCA硬膏。一般在晚上使用,根据不同的部位保留8~48小时不等。
斑蝥素,可单独使用,或以火棉胶为基质,加入斑蝥素(1%)、SCA(30%)和鬼臼素(5%)制成混合制剂使用。单用斑蝥素6小时后需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含有SCA和鬼臼素的混合制剂则在使用后2小时内洗净。药物停留在皮肤上的时间越长,皮肤越容易发生起疱的不良反应。
冷冻疗法,虽较疼痛,但疗效非常好。电干燥法刮除术、激光,或两者联合治疗均有效,适合于孤立的皮损,但可能留疤。约35%的患者1年内出现复发或新发疣,因此尽可能选择避免瘢痕形成的治疗方法,以免数次治疗后遗留多处瘢痕。会形成瘢痕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只用于对于美观影响小的部位和难治性疣的治疗上。
丝状疣
扁平疣
跖疣
甲周疣
难治性疣
治疗参考文献
-
1.Abeck D, Fölster-Holst R:Quadrivalent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ation: A promising treatment for recalcitrant cutaneous warts in children.Acta Derm Venereol 95(8):1017–1019, 2015.doi: 10.2340/000155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