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色素性疾病概述。)
病理生理
眼皮肤白化病(OCA)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疾病,患者虽然黑素细胞数量正常,但黑素合成缺陷或大量减少。白化病在全世界各种族均有发生。皮肤和眼睛(眼白化病)的病理都证实了这点。眼白化病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视束发育不良,包括中心凹发育不良、光感受器减少和视觉纤维交叉路径错误。眼白化病可无皮肤异常表现。
OCA基本上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常少见。白化病有4种遗传形式:
-
Ⅰ型OCA是由酪氨酸酶活性缺乏(OCA1A,占所有OCA的40%)或降低(OCA1B)导致的,因为酪氨酸酶在黑素生成的多个阶段起重要的催化作用。
-
Ⅱ型OCA(占所有OCA的50%)是由P(“粉红色的眼睛”)基因突变引起的。P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可能涉及细胞器pH的调节和液泡谷胱甘肽的积累。但酪氨酸酶活性存在。
-
Ⅲ型OCA仅发生于黑人(Ⅲ-Ⅳ型皮肤)。是由于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基因突变引起的,此基因编码的蛋白在真黑素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Ⅳ型OCA非常少见。是由于一个编码膜转运蛋白的基因(SLC45A2)缺陷引起的,它参与酪氨酸酶的加工和蛋白质向黑素小体的转化。在日本,此型是OCA最常见的类型。
与OCA相比,OA1型和OA2型极为罕见。他们为伴-X显性遗传。通常的症状只限于眼睛,但皮肤色素可能减退。OA1患者可能有迟发性神经性耳聋。
在一些遗传综合征中,OCA常与出凝血障碍并发。在Hermansky-Pudlak综合征中,OCA与血小板异常、溶酶体胶质样沉积并发。此综合征较罕见,但在波多黎各,其发病率为1/1800。在Chediak-Higashi综合征中,患者有OCA(毛发呈银灰色)和易出血体质,后者是由于血小板致密颗粒减少所致。同时由于淋巴细胞溶解颗粒的异常,患者有较严重的免疫缺陷。并且神经系统逐步退化。
症状和体征
诊断
治疗
白化病没有治疗方法。由于患者极易被日光晒伤 ,且易患皮肤癌(尤其是鳞癌),因此患者须避免直接日晒,佩戴有UV滤过作用的太阳镜,穿防晒衣,并使用SPF越高越好的(如SPF50或更高)、可同时防护UVA和UVB的防晒霜( 阳光的影响概述 : 预防)。有些手术可改善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