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脱发.)
发病部位通常为头皮和胡须,但理论上说可涉及所有毛发区域。脱发面积可能遍及大部分或全身(普秃)。斑秃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影响处于不明环境诱因下的遗传易感人群。它偶尔与自身免疫性 白癜风 或 甲状腺炎.相伴发生。
诊断
治疗
若要考虑治疗,对于成年人可选择病灶内注射皮质类固醇。若为轻度症状,可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标准剂量为0.1~3mL,浓度2.5~5mg/mL,用时4到8周)进行皮内注射。可外用强效皮质类固醇(如0.05%泡沫的丙酸氯倍他索、胶体或药膏,用时4周),但是该类药物通常无法穿透并到达炎症所在的毛球深度。口服激素常有效,但停药后症状会复发以及不良反应,都限制了该药物的使用。
外敷蒽林霜(涂抹0.5%至1%,每日10至20分钟,然后冲洗,滴定耐受高达1小时/天的接触时间)可用于刺激轻度刺激性反应。5%米诺地尔溶液可作为皮质类固醇或蒽林疗法的佐剂使用。
出于未明的机理,通过人工诱导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使用二苯基环丙烯酮或如方形酸二丁酯(外用免疫疗法)会导致毛发生长,但该疗法最好预留给其他疗法未见效的扩散型脱发病患。
甲氨蝶呤已成功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的全秃和普秃。每周用量为15~25mg。甲氨蝶呤也可以与口服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其典型适应症为标准治疗失败的难治性AA患者(1)。
传统疗法失败的患者全身性和局部应用PUVA的有效率有限。然而,由于复发率高,缺乏随机对照试验,及PUVA有增加恶性肿瘤的风险,这是一种不太受欢迎的治疗方案。
斑秃可同时发生倒退、转变为慢性化或脱发面积弥散现象。慢性化的危险因素包括大面积脱发、青春期前发病、遗传性和外缘暂时的匐行性脱发。
Janus激酶(JAK)抑制剂是一类新的免疫调节药物(托法替尼、鲁索替尼、巴西替尼),在小型研究中已显示出治疗斑秃的益处与前景 (2, 3)。
假发和伪装技术可以用来掩盖脱发的影响。
治疗参考文献
-
Strazzulla LC, Wang EHC, Avila L, et al: Alopecia areata: An appraisal of new treatment approaches and overview of current therapies.(斑秃:评估新的治疗方法和现有疗法的概述)J Am Acad Dermatol J Am Acad Dermatol 63(6):984-990, 2010.doi: 10.1016/j.jaad.2017.04.1142.
-
Damsky W, King BA: JAK inhibitors in dermatology: The promise of a new drug class.(皮肤科的JAK抑制剂:新药的前景)J Am Acad DermatolJ Am Acad Dermatol 63(6):984-990, 2010.doi: 10.1016/j.jaad.2016.12.005.
-
Bavart CB, DeNiro KL, Brichta L, et al: Topical Janus kinase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alopecia areata.(局部Janus激酶抑制剂治疗小儿斑秃)J Am Acad DermatolJ Am Acad Dermatol 63(6):984-990, 2010.doi: 10.1016/j.jaad.2017.0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