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拇是上下颌牙齿间的异常接触关系。
正常情况下,上下牙弓是由牙齿相邻接触构成的平滑的弓形曲线,上颌前牙覆盖下颌前牙的上1/3{blank} 识别牙齿。上颌后牙的颊(外侧)牙尖位于相应下颌后牙牙尖的外侧;在口腔的两侧,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相对应。由于上颌牙齿的外侧部分在下颌牙齿的外侧,唇和颊与上下牙齿的咬拇面相隔离,因此,正常情况下,咬拇时不会咬到唇和颊黏膜。下颌牙齿的舌侧(内侧)形成一个比上颌牙齿小的弓形,限制舌的活动,防止咬舌的发生。咬拇时所有上颌牙齿与相应的下颌牙齿相接触,因此咀嚼力量(磨牙区>68kg,睡眠紧咬时达113kg)均匀分散。如果这些咀嚼力量只分布于少数几个牙齿,这些牙齿最终将松动或者表现为异常磨损。
病因
错拇的病因包括:
错拇常由于颌骨与牙齿大小不协调引起(如,颌骨太小,或牙齿太大,正常排列时颌骨不能容纳所有牙齿)习惯性吮吸自己的拇指或者用舌头抵舔自己的上前牙也可能引起上切牙的逐渐突出。当恒牙缺失,可能会引起邻牙移位和对颌牙伸长,除非用桥体、种植体或部分义齿 ({blank} 缺牙修复体) 修复以防止这些移位,否则导致错拇。儿童的乳牙过早缺失,牙弓后方的牙齿或第一恒磨牙常向前方移位,导致其他恒牙萌出时间隙不足。面部损伤后出现错拇意味着牙齿错位或颌骨骨折。外胚层发育不全症、腭裂的错拇源于牙齿过少。
评价
治疗
错拇矫正以美学和心理学为主要目标。某些病例,矫正能够加强防龋作用(特定的牙齿),防止前牙折断,限制牙周炎的发展,也可以改善语言和咀嚼功能。也可以改善语言和咀嚼功能。咬拇可以通过排齐牙齿、选择性磨改接触不良的牙齿和修复体、安装人造冠或高嵌体重建低于咬拇平面牙齿的咬拇面等措施得到改善。
矫治器产生适度的力量持续作用于牙齿,使周围牙槽骨逐渐改建。矫治过程中可能需要拔除一个或多个恒牙(通常第一前磨牙)以留出空间让其他牙齿重新定位或萌出,重建稳定的牙列。牙齿排列调整后,患者戴塑料与钢丝制作的保持器,最初每天戴24小时,然后晚上戴,持续2~3年。
如果单纯正畸治疗不足以纠正错拇,可以通过正颌手术的方法(正颌外科)同时矫正颌骨畸形和错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