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参阅 呼吸暂停综述, 如何对清醒成人进行海姆利希急救, 和 如何治疗窒息的清醒婴儿.)
气道管理包括
气道管理有许多适应证( 需要进行气道管理的情境),也有许多方法建立气道通气。包括
不管用何种气道管理技术,潮气量应为6~8mL/kg(显著低于先前的推荐量),通气频率为每分钟8~10次(显著慢于先前推荐量,以避免出现不良血流动力学结果)。在严重空气滞留的患者中通常使用较慢的速率(例如, 急性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且在心脏骤停后的最初几分钟内,没有正压通气的被动氧合显示出希望。在任何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下,较小的潮气量和较慢的呼吸速率也是理想的;然而,重要的是要记住,正压通气与生理正常负压通气相反。在心跳停止时,生理需求显著减少,而在未停止时,通气不足对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和肺保护的益处往往超过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和中度缺氧的负面影响。
需要进行气道管理的情境
清理和开放上气道
为了解除上气道软组织所致的梗阻,为气囊面罩(bag-valve-mask,BVM)通气及喉镜腾出最佳位置:施救者屈曲病人颈部,抬高头部使外耳道与胸骨处在同一平面上,面部约与天花板平行位置( 开放气道时头和颈部位置)。这与以前讲授的头部倾斜位置稍有不同。抬举下颌和颌下软组织或将下颌支往上推,使下颌部向上移( 抬举下颌)。
解剖结构的限制、各种畸形、创伤的因素(不建议移动颈部可疑骨折的病人)可能会影响施救者调整颈部合适位置,但是注意最大限度开放气道,利于使用气囊面罩通气和喉镜的最佳位置。
因假牙及口咽部异物(如,血液、分泌物)造成的梗阻,可用手指检查口咽部并吸引清除,小心勿将异物推向更深处(在婴儿及幼儿较易发生,故对他们禁止盲目探查和清除口咽部异物)。深部异物可在喉镜检查时用Magill钳或吸引祛除。
Heimlich手法(哈姆立克法,膈下腹部推击法)
哈姆立克法(详细内容可以参考 如何实施 Heimlich 手法)是以手法推击上腹部,如遇孕妇或特别肥胖者,则推击胸部直至气道清空或者病人意识丧失。对清醒、窒息患者是首选方法。
对于意识清醒的成人,复苏者站于患者身后,双手臂环绕其腹部。一手握拳放置于脐和剑突之间。另一手抓紧前一手,双手臂用力向内向上推击( 患者站立位或坐位腹部推击(有意识患者))。
一个 丧失意识的上气道梗阻患者(成人),先做CPR。这些病人胸部按压可以增加胸腔内压,和清醒患者做腹部推挤的效果相同。 救护人员应在每次呼吸之前检查口咽部,并用手指去除任何可见物体。可使用直接喉镜吸引或麦吉尔钳取出近端气道内异物。一旦异物已过声带,异物下方施加正压最有可能排出异物。
对于年长儿,可以实施 哈姆立克法 。然而,对于体重<20kg(尤其年龄<5岁)的患儿,应给予缓和的压力推击,复苏者应在患儿足部上方跪下而非骑坐。
对于<1岁的婴儿<,可以实施哈姆立克法。 婴儿应该保持俯卧、头低位。救助者应该用一只手的手指支撑头部,同时进行5次背部拍击( 背部拍击 - 婴儿。).之后将患儿置头低位,背靠复苏者大腿部(仰卧位— 胸部按压-婴儿。),给予5次胸部推击。重复进行这系列背部拍击与胸部推击直至异物排除,气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