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参考心律失常概述
心房扑动比心房颤动少见得多,但其原因和血流动力学结果是相似的。许多心房扑动病人也有心房颤动的阶段。
典型的心房扑动是多数是由右心房的大折返环所导致。心房以250~350次/分的速率(一般是300次/分)除极。因为房室结通常不能在这种速率时传导,通常情况下一半的冲动可以下传(2∶1阻滞),导致150次/分的规则的心室率。有时传导阻滞的情况时时变化,导致不规则的节律。少见情况下,可能出现固定的3:1、4:1或5:1阻滞。
血栓栓塞事件的概率大约是心房颤动的一半(若非也存在房颤)。
症状和体征
诊断
心电图可诊断心房扑动。典型的房扑,其心电图可显示连续的和规则的心房激动伴有锯齿状波形,在Ⅱ、Ⅲ、aVF导联最明显({blank} 心房扑动)。
颈动脉窦按摩可增加房室传导阻滞和更好地显露典型的扑动波。类似的反应可见于应用房室结阻滞药物(如,用 腺苷)后出现,但这种药物治疗不能终止心房扑动。
治疗
房扑的治疗重点在于心室率控制、心律控制和血栓栓塞的预防。
用药物控制房扑的心室率比房颤更困难。因而,大多数病人用电学方法复律(应用同步心脏电复律或超速起搏)是初始发作后的首选治疗,伴有1∶1房室传导或血流动力学损害时必须强制性作上述治疗。通常,低能量(50焦耳)即可有效复律。在复律之前,房颤及房扑均需要抗凝治疗。
如果用药物转复窦性心律,必须首先用β-阻断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控制心率。许多有助于转复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尤其是Ⅰa和Ⅰc类)能够减慢心房扑动频率,缩短房室结不应期(通过其去迷走神经作用),或者两种效应都存在,足以实现1∶1房室传导,而心室率看似增加和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这些药物可以用来作为需要预防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抗心动过速的起搏治疗在部分选择性患者中是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一种替代治疗。同样,消融治疗可以阻断心房折返环,可有效地预防心房扑动,特别是典型的心房扑动。
慢性或复发性心房扑动的患者需要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治疗,维持INR2~3,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各种治疗之间的选择考虑与心房颤动时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