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性障碍是一种进食障碍,其特征是无法自控地进食异常大量的食物(暴食),但期间和之后并无减轻体重的尝试(催吐)。暴食后不会产生对过量进食的弥补行为——例如去除身体内过多的食物(清除行为)。
总体而言,约有 3.5% 的女性和 2% 的男性患有暴食性障碍。但该障碍随着体重的增加而更常见。在某些减重课程中,30% 或更多的肥胖者存在此障碍。
症状
诊断
治疗
其他的治疗方法还包括:
-
认知行为疗法从长远来讲有助于控制暴食,但对体重影响甚微。
-
人际心理治疗的效果等同于认知行为治疗,但对体重也同样效果甚微。
-
兴奋剂(例如用于治疗 ADHD 的药物)和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一种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可以帮助患者短时间停止暴食,并可能使体重减轻。
-
减肥药(如奥利司他)或食欲抑制剂(如托吡酯)可有助于减轻体重。
-
与“匿名戒酒自助会”类似的自助团体(如匿名暴食和食物成瘾自助会)分布广泛,但作用仍不确定。
-
传统的行为减肥项目可帮助患者减肥并短时间停止暴食,但患者往往会重新开始暴食。
-
可采用针对严重肥胖的手术治疗,但其对暴食的影响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