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障碍通常由巨大压力(特别是儿童期的精神虐待或忽视)或其他重大精神压力(如亲历或目睹躯体虐待)诱发。
-
与自身或周围环境的脱离感可间断性出现,也可持续出现。
-
当通过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后,医生根据症状诊断本病。
-
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常常有帮助。
(另请参见分离性障碍概述。)
暂时的人格解体和/或现实感丧失很常见。约有半数的人在某个时刻曾出现过与自己(人格解体)或周围环境(现实解体)的脱离感。这种感觉常发生在
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也可作为一个症状发生于许多其他精神疾病中,比如发生在癫痫等躯体障碍中。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在以下情况下被认为是一种障碍: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发生于大约 2% 的人群,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同。
该障碍可始于儿童早期或中期。它极少始于 40 岁以后。
病因
症状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的症状可逐渐或突然开始。症状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数月、数年。每次发作可表现为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也可两者均存在。
症状往往时重时轻。但当病情严重时,症状可保持相同的严重程度数年乃至数十年。
人格解体症状包括
患者可能会说感觉自己不真实或像个机器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他们可能会感觉自己在情感或躯体上冷淡麻痹。他们可能会将自己形容成一个自己生活的旁观者或“行尸走肉”。
现实解体症状包括
患者感觉像是在梦中或迷雾中,或者感觉有一层玻璃墙或面纱将他们与周围环境分隔开。世界似乎没有生气、没有颜色或很虚假。世界在他们看来似乎扭曲。例如,物体显得很模糊或异常清晰,或者似乎很扁平,或者比实际尺寸大或小。声音似乎比实际声音大或小。时间似乎流逝得过慢或过快。
这些症状几乎总是导致严重不适。有些患者觉得它们不可忍受。焦虑和抑郁常会出现。很多患者害怕症状是由不可逆的脑损伤导致。很多患者担心自己是否真的存在,或反复确认自己的感知觉是否真实。
精神紧张、抑郁或焦虑加重、新的或过度刺激性的周围环境,以及缺乏睡眠可加重症状。
症状常持续存在。它们可
患者很难描述自己的症状,并且担心或认为自己将要发疯了。然而,患者始终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脱离感并不真实,只不过是自己的感觉而已。正是这种意识将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与精神病区别开来。因为精神病患者总是丧失自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