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见环境性肺疾病概述。)
多数气体—如氯气、光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和氨—可在工业事故时突然释放而严重刺激肺组织。这些气体也被用作化学战制剂。
氯气和氨等气体很容易溶解并直接刺激口、鼻和咽喉。仅在深深吸入气体后才会影响肺组织深处部分。在家里将家用氨水与含有漂白剂的清洁剂混合时会接触到这类气体。这种情况下会释放刺激性的氯氨。
一些气体,如二氧化氮不容易溶解。故吸入后并无早期征兆,如对鼻和眼的刺激,且更容易被吸入到肺内。这些气体所引起小气道(细支气管)炎症或导致肺内液体积聚(肺水肿)。
装窖者病(主要影响农民)是由于吸入发霉的青贮饲料(如鲜玉米或谷物)释放的二氧化氮烟雾所致。可在接触后 12 小时发生肺水肿。病情可暂时缓解,然后在 10~14 天后复发,即使未再接触有关气体。复发可导致小气道(细支气管)受影响。
吸入一些气体或化学药品可触发过敏反应而导致炎症,在一些病例中,肺内小气囊(肺泡)和肺部细支气管中或表面形成瘢痕。这种病征称为过敏性肺炎。
暴露于核反应堆事故所释放的放射性气体多年后可能会导致肺癌或其他癌症。
其他吸入的气体可能会导致全身中毒(包括呼吸困难),因为它们对于身体细胞具有毒性(如氰化物),或因为它们取代了血液内的氧气,从而限制氧气抵达组织(如甲烷或二氧化碳)。
有些人长期吸入少量气体或其他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气道发炎)。同样,吸入某些化学物质,如砷化合物和烃类,可导致癌症。癌症可发生于肺或身体其他部位,取决于所吸入人体的物质。
症状
可溶气体如氯气、氨、氢氟酸等,接触后数分钟内即可出现眼睛、鼻子、喉、气管和大气道严重灼伤。另外,它们常引起咳嗽和痰中带血(咯血)。干呕和呼吸困难也很常见。
较难溶的气体如二氧化氮和臭氧会导致呼吸短促,接触 3~4 小时,有时长达 12 小时后,呼吸短促会加重。(另见空气污染相关性疾病)。较难溶的气体会引起长期性肺部损伤和慢性喘息及呼吸困难。
诊断
预后
预防
治疗
接触有毒气体者,其最主要的治疗是给予氧气。如肺损伤严重,则需机械通气。但任何患者吸入气体后通常会在医院里彻夜接受观察,以确保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打开气道的药物(支气管扩张剂)、静脉输液以及抗生素对治疗亦有帮助。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常用于减轻肺部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