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请参阅肾血管疾病概述。)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附着于硬化的主动脉管壁,其微小碎片脱落并随血液流动,形成栓子(动脉粥样栓子)。一些栓子达到肾动脉最小的分支,部分阻塞肾脏血液供应。通常,这一过程同时影响双侧肾脏,且程度相当。粥样硬化栓子也可能进入其他器官,阻塞血流。
当主动脉管壁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时,脂质碎片可自发脱落。当进行外科手术或血管成形术或某种与主动脉有关的显像操作(如动脉造影)时,附着于主动脉管壁上的脂质也可以脱落,造成栓塞并发症。动脉粥样栓塞性肾疾病更常见于老年患者。
症状
动脉粥样栓塞性肾脏疾病通常引起肾脏无法过滤血液中的废物,且该病症可能是急性或缓慢进展的(肾衰竭)。如果动脉栓塞由涉及主动脉的外科手术或显像操作造成,肾衰竭往往突然发生,常出现尿量减少。
随着肾衰竭时间的延长及程度的加重,可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各种症状,初期是疲劳、恶心、食欲下降、瘙痒和注意力不集中。症状可反映出肾衰竭引起的肌肉、大脑、神经、心脏、消化道和皮肤等异常。
动脉粥样栓塞也可以引起其他器官出现症状。如果栓塞发生在上肢或下肢,可出现蓝趾或皮肤网状青斑,甚至坏疽。栓塞发生在眼睛则可引起突然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