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豆形器官,是尿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每个长约 4-5 英寸(12 厘米),重约三分之一磅(150 克)。位于腹膜后脊柱的两侧,腹膜后还有消化器官。
每侧肾脏都接受发自主动脉的肾动脉供血。肾动脉的血逐渐流入次级动脉,最小的为小动脉。血液经小动脉流入肾小球,形成微血管丛,称为毛细血管球。血液同样经小动脉流出肾小球,进入小静脉。若干小静脉汇合为一个大的肾静脉,血液经由它流出肾脏。
肾单位是滤过血液和产生尿液的微观单位。每个肾脏包含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含一个肾小球,后者被壁薄、碗状结构(鲍曼囊)所包绕。另外,每个肾单位还包括从鲍曼囊腔(鲍曼腔)引流液体(不久变为尿液)的细小管道(肾小管)。每个肾小管有三个相互连接的部分:即近曲小管、亨利袢以及远曲小管。肾单位的第三部分是集合管,液体从肾小管流入集合管。液体离开集合管后,被视为尿液。
肾脏由外层的皮质和内层的髓质组成。所有的肾小球都位于皮质,而肾小管则分布于皮质和髓质。尿液从成千上万个肾单位的集合管引流入一个杯状结构,称为(肾盏)。每个肾脏包含若干个肾盏,它们将尿液引流入一个中心腔称为肾盂。尿液从肾盂流入输尿管。
肾脏功能
正常情况下,两个肾脏的所有功能完全可以由一个健康肾脏完成。有些人天生只有一个肾脏,另有些人选择捐献一个肾脏,用于为患有肾衰竭的其他人做肾移植。一侧肾脏还可能由于疾病或外伤而严重毁损。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
-
保持机体中水和矿物质(包括电解质)的适当平衡
其他肾功能包括
水和电解质平衡
人体需要规律摄取水以维持生命。食物的代谢过程也可以产生一定量的水。如果机体摄入的水与排出的水不匹配,水平衡被打破,人会生病,甚至死亡。体内水过多会稀释电解质,而水过少又会使其浓缩。机体的电解质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浓度范围。肾脏调节着并有助于维持水和电解质的恰当平衡。
血液以较高的压力进入肾小球。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大多经肾小球的小孔滤过,留下血细胞和绝大部分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清亮的滤过液流经鲍曼囊,进入与鲍曼囊腔连接的近曲小管。在健康成人,每天约有180L液体滤出到肾小管。其中绝大部分水和电解质被肾脏重吸收。只有 1.5%~2% 生成尿液被排泄。为了进行重新吸收,肾单位的不同部分主动分泌并重新吸收不同的电解质,同时也可吸收水,而肾单位的其他部分会改变对水的渗透性,从而使较多或较少的水回到血液循环中。这一过程比较复杂。
在肾小管的第一部分(近曲小管),大部分钠、水、葡萄糖和其他滤过的物质被重吸收,最终重新进入血液。在肾小管的第二部分(亨利袢),钠、钾和氯化物被泵出(重吸收)。因此,剩余的液体会越来越稀释。稀释的液体通过肾小管的第三部分(远曲小管),其中钠进一步被泵出,作为交换,钾和酸被泵入。
来自若干肾单位的小管液进入集合管。在集合管中,液体可以继续被稀释,或者水分也可以被重吸收入血,使得尿液浓缩。水的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垂体产生)和其他激素的调节。这些激素有助于调节肾脏功能、控制尿液成分,从而保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
滤过和排泄
血压调节
肾脏的另一个功能是通过排泄过量的钠来调节人体血压。如果排泄的钠过少,血压就会上升。肾脏也通过产生一种叫肾素的酶来调节血压。当血压低于正常水平时,肾脏会分泌肾素进入血流,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使血压升高。肾脏还制造促使血管收缩并帮助提高血压的尾加压素。肾衰竭的患者调节血压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