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见高温损害概述。)
中暑是最严重的热致疾病形式。中暑的患者比其他高温损害患者病情严重。尤其要通过以下特征区分中暑和其他高温损害:
人们在极高温或封闭炎热环境下竭尽全力时可能会迅速发生中暑。比如,中暑可发生于年轻健康的运动员和士兵,尤其是还没有适应环境的人,在高温潮湿的天气仅进行数小时高强度训练就可发生。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人,尤其是那些必须穿着厚重防护衣的消防员和铸造工人,有相似的中暑风险。中暑是运动员死亡的常见原因。
中暑也可发生于在高温环境里待了数天的人们,尤其是久坐不动的老年人呆在通风差及没有空调的室内。患有某些疾病(比如心、肺、肾、肝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以及幼儿最容易中暑。被留在闷热汽车中的儿童会迅速发生中暑。
温度很高时,如果身体不能很快地、充分地散热,就可能导致中暑。由于身体不能自动降温,体温可很快地升高到危险水平。影响散热的疾病也会增加此风险,包括某些皮肤病和某些导致出汗减少的药物。
中暑可使一些重要器官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损害,如心脏、肺、肾脏、肝脏和脑。体温越高,特别是超过41℃,产生的损害也越快。可能死亡。
症状
诊断
预后
治疗
必须立即给身体降温,并呼叫急救中心。在等待送往医院时,应让患者浸泡在冷水中,如湖泊、溪流或浴缸里。如果无法实现,应用水喷雾喷身体并用风扇吹全身(蒸发式降温),从而给身体降温。对于喷雾,略温或温的水比冷水更好,因为这样患者才不太可能发抖,从而产生更多热量。
使用本用于治疗感染引起的发热的药物(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来降温是无效的,应予避免。
在医院,通过移除衣物以及用水或间断用冰擦拭裸露的皮肤,可迅速降低体温。可用风扇吹风,加快蒸发,加速降温。经常测量体温,通常需连续。可静脉输入经冷却的液体。为了避免过度降温,当体温降到约39℃时,应停止降温。
患者出现抽搐、昏迷以及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也需要救治。中暑最好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