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见细菌概述。)
志贺菌是美国和世界范围内痢疾的主要病原体。
由于胃酸不容易消灭这些细菌,摄取少数细菌即可导致感染。在大肠中,此细菌可导致炎症,因为它们之后从粪便排出,
感染传播途径有:
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容易传播感染。感染爆发经常发生人满为患,卫生设施不足的地方如
儿童更容易受到感染,并可出现严重的症状,如癫痫发作。
一共有4种志贺氏菌。所有菌株均可引起腹泻。不过,志贺氏痢疾杆菌更容易引起严重的腹泻,痢疾和并发症。
症状
轻度感染在摄入细菌后 1~4 天导致低热(约 38~38.9°C [100.4~102°F])和水样泻。有些成人不出现发热。成人轻度感染通常在 4 至 8 天内消退。
在成人中,初始症状可能表现为疼痛性腹部痉挛和频繁急切的便意。排便可暂时缓解疼痛。随着感染的进展,这些症状可能会变得更严重,更频繁。
严重的感染可能会导致低度或中度发热和腹泻,并出现痢疾。痢疾症状表现为大便频繁,并且为黏液脓血便。严重感染通常在 3 至 6 周内消退。
在幼儿中,症状突然开始。症状包括发热、烦躁或睡意、食欲下降、恶心或呕吐、腹泻和腹痛。儿童常感到急切的便意。3 天内粪便中出现血液、脓液和粘液。除非发生并发症,到第二周时症状通常消退。
志贺菌病的并发症
诊断
志贺菌病流行地区居留史,和出现腹痛、发热和水样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等典型临床症状应考虑本病。
为了确诊志贺菌病,医生可通过采集大便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菌繁殖(培养)和鉴定。
同时可对细菌行药物敏感性检测(药敏试验)以确定哪种抗生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