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它位于胸腔的中部。心脏有两个侧面——右侧和左侧。左心和右心都有
为保证血液单向流动,每个心室都有一个“入口”瓣膜及一个“出口”瓣膜。
在左心室,入口瓣膜是二尖瓣,出口瓣膜是主动脉瓣。在右心室,入口瓣膜是三尖瓣,出口瓣膜是肺动脉瓣。
每个瓣膜包括瓣尖和瓣叶,它们类似于单向阀门开关。二尖瓣有两个瓣叶。其他的瓣膜(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有三个瓣叶。二尖瓣和三尖瓣瓣膜较大,还具有连接结构——乳头肌和腱索——它们有牵拉作用,防止心室收缩时瓣膜凸向心房。如果乳头肌受损(例如由于心脏病发作),瓣膜可能会向后摆动并开始漏血(称为反流)。如果瓣膜开口变窄(称为狭窄),则通过该瓣膜的血流会减少。同一瓣膜可能同时出现漏血和狭窄。
心跳表示心脏正在泵血。医生通常将心跳声音描述为扑通声。当医生用听诊器听心跳时,听到的第一心音(扑通的“扑”)是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的声音。第二心音(扑通的“通”)是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的声音。每次心跳有两个部分:
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唯一功能是泵血。
血液循环途径:首先,来自于全身的低氧而富含二氧化碳的血液通过两条最大的静脉(上、下腔静脉,统称为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右心室舒张时,右心房的血液通过三尖瓣流入右心室。右心室充盈时,右心房收缩,将多余的血液注入右心室,然后右心室收缩。然后,右心室通过肺动脉瓣将血液泵入肺动脉进入肺脏。在肺部,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细小的毛细血管。在这里,血液吸收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然后二氧化碳被呼出体外。
随后,这些富氧血液通过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左心室舒张时,左心房的血液通过二尖瓣流入左心室。左心室充盈时,左心房收缩,将多余的血液注入左心室,然后左心室收缩。(在老年人中,左心房收缩前左心室尚未充盈,这使得左心房的这次收缩显得尤其重要。)左心室收缩可关闭二尖瓣并推动血液通过主动脉瓣进入主动脉(体内最大的动脉)。这些血液将氧气运送到除肺以外的全身各处。
肺循环是由右心、肺和左心房构成的循环路线。
体循环是由左心、全身大部分组织和右心房构成的循环路线。
心脏的供血
心脏的自我调节
心肌纤维的收缩是有顺序的,受到严格调控。有节律的电脉冲以精确的方式和一定的速度在心脏传导。电冲动起源于可产生微弱电流的心脏自然起搏点(窦房结,右心房壁内的一小块团状组织)。
心率或脉搏是心脏在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如果身体需氧量增加(例如运动时),心率会上升。如果身体需氧量减少(例如休息时),心率会下降。
窦房结发出电冲动的速率(以及由此对心率的控制)由自主神经系统两个相对立的系统决定:一个系统可加快心率(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系统),而另一个系统则减慢心率(自主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