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人,请参阅 尿路感染 [UTI] 概述。)
尿路感染(UTI)在儿童中十分常见。几乎所有尿路感染都是由细菌进入尿道开口(从膀胱将尿液排出体外的管道)并向上移至膀胱(有时是肾脏)引起的。一些极罕见的严重感染则是由于细菌通过肾脏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或其他器官的感染。
在婴儿期,男孩更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婴儿期之后,女孩更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在女孩中更为常见,这是因为女孩尿道较短,使得细菌更容易上行至泌尿道。未经包皮环切的男婴(由于细菌倾向于在包皮下积聚)、早产儿和重度便秘的幼儿(由于重度便秘也会干扰正常排尿)也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年龄较大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尿路感染与成人尿路感染几乎没有差异(见尿路感染概述)。然而,在患尿路感染的婴幼儿中,泌尿系统的各种结构异常更常见,这使他们更容易患尿路感染。这些异常包括膀胱输尿管反流 (VUR),这是输尿管(将肾脏连接到膀胱的管道)的异常,它使尿液从膀胱向后流回肾脏,还包括许多阻碍尿液流动的疾病。多达 50% 的患有尿路感染的新生儿和婴儿以及 20% 至 30% 的患有尿路感染的学龄儿童患有此类异常。
多达 50% 患有尿路感染的婴儿和学龄前儿童同时有膀胱和肾脏的感染,尤其是有发热表现者。若肾脏被反复感染且发生严重反流,5% 至 20% 的患儿可遗留肾脏瘢痕。如果反流很少或者未出现反流,则极少的儿童会形成肾脏瘢痕。一旦肾脏瘢痕形成,最终可导致高血压和成年后肾功能损害。
(另见儿童细菌感染概述。)
症状
诊断
尿液化验
医生通过检查尿液(尿分析)并送检样本进行尿液培养,使任何细菌生长,从而诊断尿路感染。
受过如厕训练的儿童可以使用清洁尿采样法提供尿液样本。在这种方法中,用一个含抗菌剂的小垫清洁尿道开口。然后,孩子将少量尿液排入马桶,以冲洗尿道。之后,孩子停止往马桶里排尿,继续往无菌杯里排尿。
对于婴幼儿,医生可用一个细软的无菌导管,从尿道口插入膀胱,以获得尿液标本。这个过程称为导尿。
在一些男性新生儿和婴儿中,包皮过紧以至于无法将其上拉露出阴茎头,从而阻塞尿道开口,因此,医生需要用一根穿过耻骨上方皮肤的针头从膀胱中抽出尿液。
有时,医生会在生殖器和肛门之间的区域沾上一个尿液引流袋,以收集尿液进行其他检查。以这种方式采集的尿液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无用,因为它被皮肤上的细菌和其他物质污染。
尿路感染会增加尿液中白细胞和细菌的水平。为检测这些白细胞和细菌,化验员在显微镜下检查尿液并进行一些化学检测。化验员还会进行尿液培养,以培育并识别其中存在的细菌。培养是这些检测中最重要的。
影像学检查
常规产前超声检查中可以诊断出泌尿系统的许多结构异常。但是,有时在产前超声检查中看不到孩子的异常。因此,所有年龄段的男孩和 3 岁以下的女孩即使患上单一尿路感染,也通常需要进一步检查以寻找泌尿系统的结构异常。患有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大龄女孩也需要进行这些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
进行超声检查,以识别肾脏和膀胱的异常和阻塞。
可以进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 (VCUG),以进一步确定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的异常,并可以确定尿液流动何时部分逆转(反流)。进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时,医生会将导管经尿道插入膀胱,随后由导管注入显影剂,在儿童排尿前后分别行 X 线检查。如果超声检查异常或儿童反复出现尿路感染,可以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
放射性核素膀胱造影与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将放射性药剂置于膀胱中,并使用核扫描仪拍摄影像。与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使儿童的卵巢或睾丸接触的辐射更少。但是,放射性核素膀胱造影对监测反流痊愈远比对诊断有用,因为结构勾勒效果不如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
在另一种核扫描中,放射性物质(称为二巯基丁二酸或 DMSA)被注射入静脉并进入肾脏。由为肾脏内部拍照的特殊的照相机检测该物质。DMSA 扫描可用于确认肾盂肾炎的诊断并鉴定肾脏瘢痕形成。它对于患有重度尿路感染或某些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的儿童最有用。
血液检查
预后
预防
治疗
泌尿系感染应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情较重的儿童或初步检查结果提示泌尿系感染者,在培养结果出来前即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否则,医生将等待培养结果以确诊尿路感染。病情严重的儿童和所有新生儿需经肌肉(肌肉内)或静脉(静脉内)注射抗生素。其他儿童可口服抗生素。治疗通常持续大约 7 至 14 天。对于需要进行检查以诊断结构异常的儿童,经常需以较低剂量继续接受抗生素治疗,直到检查完成。
一些存在泌尿道结构异常的儿童需要进行手术以纠正此问题。其他儿童需要每日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患重度 VUR 的儿童通常需要手术,并且在手术之前需要服用抗生素。VUR 病情不重的儿童会接受严密监测,并可能被给予抗生素治疗。
某些轻度至中度 VUR 患者无需治疗即可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