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的骨骼持续生长并且能够自我重塑。骨骼生长始发于生长板,生长板是骨骼的易损部位。在重塑的过程中,旧骨组织逐渐被新生骨组织替代。许多骨骼疾病源于儿童肌肉骨骼系统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疾病可因儿童的生长发育而好转或加重。一些骨骼疾病可能是遗传疾病,或在儿童期因不明病因发生。
生长板
人们认为骨是坚硬物体。但是骨骼需要与孩子身体的其余部分一起生长。儿童的骨骼从靠近骨骼末端的软骨软性区域生长。这些区域称为生长板。当孩子完成生长后,生长板变成了坚固骨骼。生长板变坚固后,骨不再生长。这就是人们在青春期后某个时间点不会长得更高的原因。尽管骨骼可自我修复(例如在受伤后),但修复不涉及生长板。
在儿童期,生长板损伤可能导致骨骼异常生长。
骨软骨病是指儿童快速生长时发生的一组生长板疾病。医生不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骨软骨病,但这种疾病似乎在家族中遗传。骨软骨病包括科勒氏骨病、幼年畸形性骨软骨炎、胫骨粗隆骨软骨病和 Scheuermann 病。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骨骼疾病治疗依据病情而定。有些病症,患儿可在长大后消退。然而,有一些疾病需装矫正架或手术干预。
若生长板受累,手术可能有所帮助。通过手术,精确调整脱位或移位的生长板末端,可恢复骨骼的正常生长。通过减轻移位,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止关节炎的发生。
一旦骨骼疾病导致了畸形的形成,则可能使患儿焦虑和抑郁。有些治疗在心理上难于接受。例如,青少年可能不愿意因治疗脊柱侧凸而穿戴背支具,因为这样做会使他们看起来与同龄人不同。专业咨询可能减轻焦虑或抑郁,也可帮助患儿顺利渡过艰难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