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
脑电图(EEG)是一项简单的无痛性检查,它用波形记录脑部的电活动,并将其描记在纸上或记录在计算机中。EEG有助于识别以下情况:
例如,EEG有助于识别癫痫发作的起源,并显示与思维混乱相关的电活动变化,这可能由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等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
进行EEG检查时,检查者将多个小圆形、黏性传感器(电极)置于患者头皮上。电极由电线连接于机器上,其可将由每个电极检测到的细微的电压改变记录下来(轨迹)。这些轨迹便组成了脑电图(EEG)。
如果怀疑癫痫发作,但最初的EEG正常,则可使用策略使癫痫发作增加,然后再进行另一次EEG。这些策略包括不让患者睡眠、要求患者做深快的呼吸(过度换气)、给予患者闪光刺激(频闪仪)。
有时(例如,当类似癫痫发作的行为难以与精神病鉴别时),患者应住院,在摄像机监控下,做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脑电活动监测。摄像机检测癫痫样行为,通过检查此时的EEG,医生可以确定脑部活动是否表明癫痫发作或正常,暗示精神疾病。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有助于明确肌无力和/或感觉丧失是否由以下损伤引起:
-
脊神经根(例如,由颈椎或腰椎椎间盘破裂引起)
-
肌肉(例如,由多发性肌炎引起)
肌电图
神经传导检查
神经传导检查是检测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传导神经冲动的速度。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时,用小股电流刺激神经引起一次神经冲动。电流经放置于皮肤表面的多个电极、或沿着神经通路插入的几个针来传递。神经冲动沿着神经传导,最终到达肌肉并引起肌肉收缩。测量神经冲动传导到肌肉所花的时间、以及刺激电极或细针与肌肉间的距离,便可计算出神经传导速度。基于神经的刺激可以是单次,也可以是多次(可检测神经肌肉接头功能是否正常)。
只有在神经或神经肌肉接头损害时,神经传导速度才会出现异常。例如:
然而,当受损神经较小以及没有髓鞘(有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导的外层组织)时,检查结果可能正常。如果疾病只累及脑、脊髓、脊神经根或肌肉,检查结果也是正常的。脑、脊髓、脊神经根或肌肉疾病不影响神经传导速度。
诱发反应
在这项测试中,医生使用视觉、声音和触觉刺激来激活脑部的特定区域,即诱发反应。EEG可用于检测通过刺激引起的诱发反应。根据这些诱发反应,可判断脑部这些部位的功能状况。例如,闪光可刺激视网膜、视神经、以及通向脑后部的整个视通路,脑后部是接受和处理视觉的脑区。
在检测婴儿和儿童的感觉功能时,诱发反应尤其有用。例如,可在婴儿两耳旁给予滴答声刺激,并观察其反应来检测婴儿的听力。
诱发反应也有助于发现多发性硬化和其它疾病对视神经、脑干和脊髓区域的影响。MRI检查可显示这些病灶,也可能不能显示。
诱发反应能够帮助预测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的预后。如果刺激不能引起典型的脑部活动,预后可能较差。
影像学检查
通常用于诊断神经系统(神经)疾病的成像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How Imaging Tests Help in Diagnosing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检查 |
临床应用 |
脑血管造影(使用导管) |
可显示脑血管的详细影像,例如从心脏往脑部输送血液的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 |
识别脑部出血或脑中风证据 识别脊柱骨折 监测脑肿瘤放疗后或脑脓肿抗菌治疗的疗效 |
|
获得脑血管的详细图像,并识别中风患者动脉中的凝块(CTA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脑血管造影) |
|
颈动脉和脑底部动脉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经颅) |
识别并评估头、颈部动脉狭窄或阻塞程度,进而评估脑中风风险 最常做的是评估那些在发作后和随时间推移发生短暂缺血发作的患者 |
磁共振成像(MRI) |
识别脑中的结构异常(例如脓肿、肿瘤和脑积水)(脑组织的图像比CT提供的图像更清晰、更详细,但MRI可能不容易获得) |
有或没有不透射线造影剂的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
评估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或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患者的动脉(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异常连接) |
磁共振静脉造影(MRV) |
可显示脑静脉内的血栓(脑静脉血栓形成),并监测治疗的疗效 |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
确定完成某项任务(如阅读、书写、记忆、计算或活动肢体)时,脑部哪些区域处于活动状态 |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 |
评估脑内特定区域血液灌注量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
识别早期中风并帮助诊断Creutzfeld-Jacob病 |
区分脓肿、肿瘤和中风 |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
评估脑部的血流量和代谢活动 提供癫痫疾病的信息 最常在调查研究中完成 |
脊髓造影
脊椎穿刺
脑脊液流经覆盖在脑和脊髓的组织各层(脑膜)之间的通道(蛛网膜下腔)。当脑和脊髓受到突然的震动和轻度损伤时,围绕脑和脊髓的脑脊液有助于缓冲这些损伤。
在脊椎穿刺(腰椎穿刺)时,用针抽出脑脊液样本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查。
脑脊液检查可找到感染、肿瘤、及脑和脊髓出血的证据。这类疾病可能会改变脑脊液的内容物和外观,其中通常含有很少红细胞和白细胞,而且透明无色。如果脑脊液化验出现下列改变,常提示某些疾病:
当颅内压升高时,例如,当颅内有肿块(如肿瘤或脓肿)时,医生不会进行脊椎穿刺。在这种情况下,脊椎穿刺可能会使脑下方压力突然降低。因此,脑可能会移动,并被挤压通过相对坚硬的组织中的一个小开口,这些开口将脑分成几个部分(称为脑疝)。脑疝使脑组织受压,具有潜在的致命性。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有发生脑疝的危险性。例如,医生用检眼镜检查视神经,当颅内压增加时视神经会隆起。进行脊椎穿刺前,先做头颅CT、MRI检查,常可预防这种风险,且检查结果更准确。
脊椎穿刺时,患者通常取侧卧位,并屈曲双膝至胸。可通过局部麻醉使插入部位麻木。然后,在脊髓末端以下的低位脊椎的相邻两椎骨之间,插入一根穿刺针。
脊椎穿刺时,医生可检测颅内压。特发性颅内高压和某些其它脑部及周围结构疾病患者的压力可能高于正常水平。测量时,将计量器(测压计)和穿刺针连接,并记录脑脊液在测压计中的高度。
也可因其它原因进行脊椎穿刺:
脊椎穿刺常在床旁进行,整个操作过程不到15分钟。
约1/10的患者在脊椎穿刺后站立时会出现头痛(称为低压头痛)。数天至数周后常消失。然而,如果头痛在几天后仍然存在,医生可能会将该患者少量的血液注射到脊椎穿刺部位周围。这种被称为血补的程序减缓了脑脊液的渗漏,并可能缓解头痛。很少有其它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