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参阅足部问题概述。)
足底筋膜连接跟骨基底与跖球部,对行走、跑步都很重要,并提供前行的弹力。
足底筋膜炎有时被当成筋膜“炎症”。然而,术语足底筋膜炎是不正确的。筋膜炎意味着筋膜发炎,但足底筋膜炎首要的病因来自于筋膜的反复受压而不是炎症的影响。
其他用来描述足底筋膜炎的名称包括跟骨止点炎和跟骨骨刺综合征(跟骨骨刺―{blank} What Is a Heel Spur?)。跟骨骨刺是跟骨上的外生的尖样骨质增生。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是由于筋膜拉力增加和脚功能障碍共同引起的。但跟骨骨刺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足底筋膜的过度牵拉常常导致其轻度的撕裂。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足跟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足底筋膜炎可发生于久坐者、穿高跟鞋者、足弓异常高或异常低者、或小腿肌肉过紧或跟腱(将小腿肌肉附着在跟骨上的肌腱)过紧者。当久坐的患者突然增加活动量或穿缺乏支撑的鞋(凉鞋或拖鞋)时,常常会受到影响。因为筋膜压力增加,足底筋膜炎也好发于跑步者和舞者,尤其是当他们的足部姿势不佳时。这些疼痛症状的加重更容易发生在长时间在硬地站立或行走的人群。
肥胖、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类型的关节炎可引起或加重足底筋膜炎。过多的皮质类固醇注射可能通过破坏脚跟下的筋膜或脂肪垫而促成足底筋膜炎的发展。
症状
诊断
治疗
为了减轻对足底筋膜的压力和疼痛,患者应迈小步及避免光脚行走。应避免对足部有影响的活动,如跳跃动作。患者可能需要减重。伸展小腿肌肉和脚通常会加速愈合。矫形鞋垫(放在鞋内的装置)有助于缓冲、支撑和抬高足跟。
理疗和夜间夹板固定可能有助于在卧床休息时伸展小腿肌肉和筋膜。
可能需要的其他方法,包括使用橡皮膏粘贴捆扎或足弓支持带、冰敷按摩,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和偶尔向脚后跟注射皮质类固醇。皮质类固醇注射最好少用,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如果这些措施没有帮助,患者可能会口服皮质类固醇,并可应用石膏固定。如果症状仍然持续,可能需要手术来部分缓解筋膜压力,并切除跟骨刺(如果病因来源于骨刺)。
在一种称为体外脉冲激活疗法(EPAT)的新疗法中,医生使用一种装置向脚后跟施加声压波。压力波刺激血液循环,这可能有助于康复。